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高水平SCI的七步成文法,学会它你也是行家!

2020-07-09
4043

国内比较注重论文数量,一些研究生读博士的时候就能发表不少论文。我在国内读博士的时候也发表不少论文,来新加坡国立大学后,发现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他引次数除以论文数量,如果别人不引用,论文数越多平均他引次数反而更小,所以很少有人片面追求数量。

这里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讲述一下写出高水平论文的一些建议,相信对正苦于如何发表SCI论文的博士们是有借鉴价值的。

No.1

研究方向选择擅长领域

选择研究方向是个很头疼的事情,这对研究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你研究什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能发表怎样水平的文章、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引用,所以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研究的对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成果,中国两千多年来以孔圣人为研究对象,没有开拓研究对象,所以一直固步自封直到落后挨打,所以研究对象必须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不断开拓新的研究对象。

研究生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基本由导师决定,自己可选的余地不大,但要知道这个道理。对于博士毕业后仍然从事科研的年轻人来说,一般来说应该以自己擅长的方法、技巧、领域为基础,逐渐扩展。如果自己特别喜欢某一个领域,需要多向熟悉该领域的学者请教、学习,如果能跟着熟悉该领域的成功者干一段时间更好。

No.2

循序渐进掌握英语写作

英语写作是发表SCI论文必须过的一关,因为国内的中文期刊一般最多EI收录,想发表SCI论文很难。多读一些科技论文写作技巧的书是很有必要的,我当时读过《How to Write &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和《How to Publish a Paper in the Top Journal》,这两本书都写得非常好,建议写英文论文有困难的研究生一读。

我读博士的时候,第一篇论文我只写了中文,英文完全是导师翻译,从第二篇论文起我自己翻译成英文,导师修改后发表。

做博士后了然后开始独立写论文,从写作到投稿一切都是自己完成,这时候再把当初自己写的英文和导师修改后的比较,发现导师的确比自己高明得多。写英文论文也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只要自己有耐心,多看几遍、多检查,总能有所改进。

No.3

写论文是调研与研究的不断反复

写论文离不开看文献,无论你是只想发表几篇论文尽快毕业还是想发表一些有影响的论文为自己的学术道路奠定基础,都是需要看大量文献的。看文献有以下几个目的:

(1)调查别人在做些什么,这些事情有何价值;

(2)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3)学习别人的方法,尝试提出自己的方法,等等。

写论文往往是一个调研与研究不断反复的过程,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新问题需要调研,解决了这个问题继续前进会遇到新问题,继续调研,如此不断反复直至取得成功。

最后写论文的时候还需要看文献,检查一下别人是否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确信自己的论文是有新意、有价值的,然后再发表到合适的期刊上。

No.4

引言很重要,决定论文是否被录用

大致来说,引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对象的意义和价值;

(2)回顾相关研究工作(不必全面综述,把特别相关的文献介绍一下即可);

(3)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自己做该项研究目的;

(4)自己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何意义。

切忌只引用很老的参考文献,这会被编辑或评阅人认为这个领域现在已经没人研究,一方面这给编辑找审稿人带来困难,另外一方面很容易被拒稿。一般情况下,评阅人先看看摘要和结论,看完引言基本就能决定是否接受论文。

写引言的过程中会读不少文献的引言,这是了解相关研究的一个过程,如果自己不打算结束这个方向的研究,写完一篇论文的引言基本上就考虑好了下一篇论文写什么。

No.5

注意参考文献,影响论文发表速度

不少期刊的编辑一般通过作者的参考文献找审稿人,所以引用一些近几年的文献可以给编辑提供方便,自然可以加快自己论文的发表速度。

关键的参考文献一定要引用,在引言中对参考文献的评述一定要中肯、恰当,不然会被评阅人认为不了解研究背景,因此把你的论文毙掉。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也是好多论文的最差的一部分。

不少论文的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甚至页码等也有错,这不但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也给自己以后查看文献带来困难。把参考文献写好有利于读者查阅相关文献,从而更快的接受你的研究成果,这对增加你的论文的引用率是有意义的。

No.6

与人合作开拓研究领域

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从调研、研究、写论文至发表,一篇论文一般至少需要一两个月,论文的数量很难上去。如果和别人合作,一人写一部分,合作者的论文数量都会翻升。

此外,合作者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在知识方面可以互相补充,这比一个人单干效率高得多,而且更容易出大成果。做研究有的时候很枯燥,如果可以和人讨论会增加趣味。

合作者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比如署名问题,谁先谁后最好提前讨论好,如果在投稿的时候发生争执对相互的关系影响很大,一些合作者因此结怨。

No.7

敢于投稿,坚持就是胜利

一些博士生做了几年的研究了,一篇论文都没有,问问缘由,不外是担心自己的研究成果价值不够等等。这需要克服两个困难:

(1)敢于写、敢于投稿,被拒后勤补不足,然后继续投稿。

(2)多阅读文献,这样会增加自己的信心。

我在独立写论文的时候,连续三篇论文都被拒,被拒的原因有论文没价值、语言太差等等,有的期刊的编辑甚至直接告诉我半年内不要再给他们投稿。我勤学英语、勤改论文、发奋学习论文写作技巧,并且在论文的价值方面狠下功夫,第四篇论文就被接受了,然后连续投了几篇论文都被接受了,而且都是力学领域比较权威的期刊。

所以,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不到半年就可以发表好论文。


已收藏 0
点赞 53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IEEE出版|往届已检索】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
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西安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1-28
相关资讯

SCI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有区别吗

SCI分区是众所周知的,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其实也是相对于期刊的分区来说的,一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文章,二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二区期刊上的文章,由于SCI分区共分为四个区,一区学术价值最大。

295650

0

2021-04-21

hm² 是什么单位?hm² 怎样换算?

hm² 是一个什么单位呢?hm² 怎样换算?它与我们常见的单位的换算又是怎么样的?本期艾思科蓝​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hm² 这个单位。

137771

1

2021-11-17

办学术会议有什么用

每到年底或者学期末,总能收到好几封不同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或邀请函。看着日程表上密密麻麻的安排,不少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可能都会在心里嘀咕:花几天时间,甚至自掏腰包差旅费,去参加一个会议,真的值得吗?这些会议究竟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面对这些常见的疑问,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办学术会议有什么用”。

61

0

2025-11-06

学术会议什么体验

对于许多初次踏入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或青年学者来说,“学术会议”这四个字既充满吸引力,又带着几分神秘。它似乎是学术生涯的一个必经驿站,但具体会经历些什么,往往只有亲身参与后才能体会。那种氛围、那些交流、以及背后的种种滋味,共同构成了一幅复杂的图景。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学术会议什么体验”。

69

0

2025-11-06

什么会议称为国际学术会议

每当一个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常常会听到研究者将前往某个国家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消息。这类会议似乎代表着某个学科的最高交流平台,但究竟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被冠以“国际”二字?它和普通的学术研讨会又有哪些本质区别?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什么会议称为国际学术会议”。

77

0

2025-11-06

学术会议讨论什么

一群学者专家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堂,他们究竟在几天的时间里讨论些什么?是严肃沉闷的理论争辩,还是充满火花的观点碰撞?这些讨论对于学科的发展乃至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着怎样切实的意义?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学术会议讨论什么”。

74

0

2025-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