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是什么期刊

2020-05-21
5938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是什么期刊 .jpg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是什么期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与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目前国内唯一以脊柱脊髓为内容的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艾思学术整理如下,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介绍

    本刊为中国科技信息中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科院中国科学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入选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分别入编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及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基础的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影响因子名列前茅。

     2019年本刊仍为月刊,大16开,正文96页,每月25日出版。全册铜版纸彩色印刷。每册定价30元,全年36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82-457。国外读者订阅请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中文报刊科联系(100044,北京市车公庄西路35号),代号:BM6688。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发表方向

反映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科研动态、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康复科、肿瘤科、泌尿科、放射科、基础研究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及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务求主题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炼。

(2)文题力求简明,反映文章主题,尽量在20字以内,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所有投稿论文请附英文文题。

(3)作者排名顺序由作者自定,可不拘泥于单位,在姓名右上方给出不同单位的序号,并按序号注明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具体通讯地址,第一作者为非通讯作者的请注明通讯作者简介及具体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4)A类论文中论著、基础研究需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关键词3~5个。结构式摘要应明确列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①目的:简介研究背景或目的;

②方法(包括设计):简述研究所用原理、条件、材料、对象和方法,宜说明有无对照、病例或实验次数及观察或评价指标

③结果:简明客观地列出所得的主要结果,所列数据需经统计学方法处理;

④结论:对结果的分析、比较、评价、应用,并说明得到何种启发或提出问题及展望。中文摘要请使用大摘要,约600字左右,英文摘要的内容与格式应与中文一致,为便于国际交流,可稍长于中文摘要。

(5)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6) 表和图的设计应正确、合理、易懂,要求每张表和图都有自明性,同一数据不要用图和表重复表达。凡用文字可简洁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数据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要简单归纳和描述统计学分析结果即可。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①表格用三线表,表内不加纵线,应有序号、表题并标注统计分析结果。

②图的位置应在文中按其出现的顺序连续编号,线条图应设计美观,线条清晰;影像学图片(2张以上)注意各图缩放比例应一致,图中标注的图片编号应能与图片拆分,其他符号(包括箭头、线条、文字等)应与图片组合在一起;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黑白照片必须反差分明,清晰易辨。图片可插入文中,也可附在文后。每幅图片均应有序号、详细图题、上下方向标示,规格尽量一致,纵、横比例得当,重点突出

③所有图表请使用中英文对照。10.7 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具体使用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二版)》(中华医学会编辑部出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常用单位采用国际通用方法表示,如:pg,ng,μg,mg,g,kg;μl,ml,L;μm,mm,cm,m;s,min,h,a;℃;nmol,μmol,mmol,mol等。血压的数值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kPa,括号内可写旧制单位mmHg(1kPa=7.5mmHg)。10.8 数字执行国家标准《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10.6)%不要写成50.2?Ddplusmn;10.6%或50.2±1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如前后单位一致可省略前一个单位,如4cm×3cm×5cm,可写成4×3×5cm,但不能写成4×3×5cm3。10.9 统计名词及符号请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已收藏 34
点赞 69

学术会议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ICHCE&ESI 2025)
第十一届水利、土木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暨工程安全与智能化论坛由河海大学主办,多个研究所以及高校联合举办,将于2025年6月13-15日在河海大学举办,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投稿或参会。
2025-06-13
【高校背书|优秀评选|IEEE出版|多主题征稿】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学术会议(NGDN 2025)
第七届下一代数据驱动网络国际会议暨网络与大数据高端论坛(NGDN 2025)将于2025年6月6日至8日在中国沈阳举行。大会主要围绕“计算机科学与数据驱动网络”的最新研究展开。
2025-06-06
【IEEE出版/连续五届稳定检索】第六届电气技术与自动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ETAC 2025)
第六届电气技术与自动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ETAC 2025)将于2025年6月20-22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旨在为从事“电气技术”、“电力工程”、“自动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2025-06-20
【IEEE出版| 已连续5届EI稳定检索】第六届电子通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CECAI 2025)
第六届电子通讯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CECAI 2025)将于2025年6月20-22日在中国-成都举行。ICECAI 2025会议由电子科技大学主办,IEEE出版,已连续五届EI稳定检索
2025-06-20
【IEEE出版,往届快至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七届能源系统与电气电力国际学术会议(ICESEP 2025)
随着ICESEP前6届的成功举办,由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第七届能源系统与电气电力国际学术会议(ICESEP 2025)将于2025年6月20日至22日在中国武汉召开。
2025-06-20
【JPCS出版|多年快速稳定检索】第九届水动力学与能源电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HEEPS 2025)
第九届水动力学与能源电力系统国际学术会议(HEEPS 2025)将于2025年6月6-8日在南京召开。会议致力于汇聚全球在水动力学与能源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2025-06-20
相关资讯

SCI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有区别吗

SCI分区是众所周知的,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其实也是相对于期刊的分区来说的,一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文章,二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二区期刊上的文章,由于SCI分区共分为四个区,一区学术价值最大。

291545

0

2021-04-21

hm² 是什么单位?hm² 怎样换算?

hm² 是一个什么单位呢?hm² 怎样换算?它与我们常见的单位的换算又是怎么样的?本期艾思科蓝​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hm² 这个单位。

131408

1

2021-11-17

学术会议如何认识人

学术会议如何认识人?学术会议不仅是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更是学者们拓展人际网络的重要场所。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跨学科合作日益频繁,如何在会议中高效建立有价值的学术联系已成为现代研究者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本文将系统介绍学术会议中认识人的策略与技巧,帮助学者们将短暂相遇转化为长期合作。

33

0

2025-05-22

学术会议如何准备ppt

学术会议如何准备ppt?在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学术会议已成为学者展示研究成果、建立专业网络的重要平台。一份优秀的学术会议PPT不仅能清晰传达您的研究成果,还能帮助您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吸引听众注意力,促成有价值的学术对话。本文将系统介绍学术会议PPT从准备到呈现的全过程,帮助您打造专业、高效的学术演示。

53

0

2025-05-22

如何有效听学术会议

如何有效听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学者展示研究成果、建立学术网络的关键场所。然而,面对数量众多的学术会议,如何准确判断其级别和质量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系统介绍判定学术会议级别的标准、具体操作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学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41

0

2025-05-22

如何有效听学术会议

如何有效听学术会议?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学术会议已成为学者、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获取前沿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然而,面对密集的议程安排、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研究内容,许多参会者常常感到应接不暇,难以从会议中获得最大价值。本文将系统介绍如何高效参与学术会议,从会前准备到会后跟进,帮助您将短暂的会议时间转化为持久的学术收获。

35

0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