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世界睡眠日警惕这些睡眠误区 哪些影响睡眠质量的问题需要谨记

2022-03-21
2951

  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3年“世界睡眠日”被正式引入中国,从此每年3月21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此次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白天哈欠连天,晚上精神抖擞;睡时鼾声如雷,睡醒头昏脑涨……睡眠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然而“睡个好觉”却成为很多人的“奢望”。你是“困”难户中的一员吗?

  “睡眠障碍”人群年轻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介绍,睡眠障碍是一组以“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加,睡眠中心的门诊量逐年上升。

  陆林介绍,在睡眠门诊中经常会见到如IT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不规律的年轻人。他了解到,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主动熬夜,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工作原因面临“被动性熬夜”。

  “我们一般建议成年人最佳睡眠7至8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小学生10个小时。减少睡眠时间,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陆林说。

  这些坏习惯,你有吗?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生理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然而一些不经意的坏习惯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常见因素,应当引起关注。例如:睡眠时间无规律,晚上常熬夜,甚至昼夜颠倒;午睡或卧床时间过长,影响夜间睡眠驱动力;躺在床上看视频刷手机等,做与睡眠无关的事,使睡眠效率下降;卧室光线过亮、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过大;睡前从事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如阅读或观看情节复杂的小说、影视剧等,进行高强度体力或脑力活动;睡前抽烟、饮用咖啡或酒等。

  长期睡眠障碍危害多

  各种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充分证实,人体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仅带来第二天的精神萎靡、眼泡浮肿、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能直接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肥胖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糖尿病和性功能障碍(不育不孕症)等。

  长期睡眠不足容易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同时机体各器官因无法获得适度的休息而过度消耗与功能衰退,在人体肌肤颜面外观上则呈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如黑眼圈与皮肤晦暗、粗糙、皱纹、头发枯萎易脱、精神萎靡、头昏心悸、腰膝酸软、易寒易热,抵抗力差而容易感冒与慢性感染等老化现象。

  持续睡眠时间低于生理需要(约6至8小时),达两三天以上,由于生理上有补足睡眠的需求,会造成立即且明显的影响。最先受影响的是注意力、专注力、精细操作能力、高智力思考及记忆力,学习效率及创造性思考力也会显著减退。

  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带来一系列隐患?“人的大脑需要一定的兴奋和抑制节律调节来保障其活动的正常运行,长期睡眠不足就是对这种节律的破坏,在本质上会引起大脑运作不畅,从而表现出整个人意识不清醒、思维迟缓并伴发情绪不良等外在行为,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精神失常。”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喻小念表示。有关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在统计学层面上的抑郁症、焦虑症、自杀等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4倍以上。

  如何才能睡个好觉?

  好的睡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保持,如何建立和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呢?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对睡眠时间和质量的需求有异,但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律。

  首先,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好睡眠的根本基础。虽然人类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但长期过度压缩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危害无异于慢性自杀。所以睡眠的时间必须足够,而且这个“足够”是指良好入睡的时间。上床而长时间不能入睡是不能计入“入睡时间”的。

  其次,保证相对固定的生物钟。建议最佳情况是晚上10:30—11:00上床,早上5:30—6:00起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最重要的是作息时间要相对固定,养成良好的睡眠节律。

  第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布置舒适、简洁,床具、卧具选择体感舒适的材质,卧室内空气流通好,温湿度适宜,灯光不宜太亮、太刺激,柔和、偏暗的灯光会促进睡眠。

  第四,保持好心情。噩梦常常是白天紧张、焦虑、愤怒、压抑、嫉妒等各种负性情绪在人类的睡眠中的反映,是好睡眠的无形杀手。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持续不良的梦境必然会影响睡眠中机体疲劳的消除,导致早起醒后的精神状态不良。

  第五,规律锻炼。白天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问题。《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晚上建议睡前两小时内不要锻炼。中老年人宜选择中等以下强度的运动。

  第六,注意午睡时间。30分钟的午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但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驱动力。

  这些睡眠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睡前玩手机。手机、电脑等设备的LED屏所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昼夜节律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延迟和睡眠周期紊乱。

  误区二:喝酒助眠。虽然喝酒以后可以出现促进入睡的假象,但是喝酒以后入睡通常是浅睡眠,而不是深睡眠。其实,饮酒不仅不能改善睡眠,还可能不慎养成嗜酒的坏习惯。

  误区三:提前准备“酝酿”。有的人认为要想睡个好觉,需要比平时提前睡,实际上,这样做反倒容易失眠。人们睡不着的时候,会做一些与睡眠无关的事情,越来越精神,即便是躺着“数羊”的助眠效果也不明显。

  误区四:白天或周末“补觉”。人们通常认为前一天熬夜没睡好,第二天可以多睡弥补。其实,延迟起床时间来补偿睡眠,会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休息日睡懒觉,会打破平时形成的睡眠节律,并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误区五:打呼噜“睡得香”。许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打鼾非但不是高质量睡眠的表现,严重的打鼾还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对身体多个器官功能造成损害。应该提高对打鼾的认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打鼾由良性阶段进入到恶性阶段。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避免肥胖,戒烟戒酒,增加运动。睡觉时,可采用侧卧姿势缓解打鼾。


已收藏 0
点赞 0

学术会议

【IEEE出版 | 兰州大学校内举办】第19届复合医学工程国际会议(CME 2025)
第19届复合医学工程国际会议(CME 2025)将于2025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会议由国际复合医学工程学会(ICME)主办, 兰州大学承办。
2025-08-01
【高层次|国际化|连续11届EI检索】第十二届行为与社会计算国际会议(BESC 2025)
行为与社会计算国际会议(BESC)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论坛,旨在汇聚来自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自然语言处理、商业与市场,以及行为与心理科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人员和行业实践者,共同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2025-10-16
【院士报告,JPCS独立出版,EI检索】2025年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MSM 2025)
2025年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MSM 2025)2025年先进材料与结构力学国际学术会议(ICAMSM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至27日在中国沈阳举行。
2025-07-25
【IEEE出版|EI稳定检索|往届快至会后3.5个月检索】第五届计算机科学与区块链国际学术会议(CCSB 2025)
第五届计算机科学与区块链国际学术会议(CCSB 2025)将于2025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国深圳市召开,会议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区块链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促进合作的平台。
2025-08-01
【IEEE出版 | 往届提交后两个月检索】第四届半导体与电子技术国际研讨会(ISSET 2025)
2025年第四届半导体与电子技术国际研讨会(ISSET 2025)将于2025年7月25日-27日在中国西安举行。ISSET 2025将围绕“半导体”与“电子技术”等相关最新研究领域展开。
2025-07-24
【七专题会场|高层次专家报告|稳定检索】第二届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资源国际学术会议(SDER 2025)
第二届可持续发展与能源资源国际学术会议(SDER 2025)将于2025年8月1-3日在中国深圳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08-01
相关资讯

SCI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有区别吗

SCI分区是众所周知的,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其实也是相对于期刊的分区来说的,一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文章,二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二区期刊上的文章,由于SCI分区共分为四个区,一区学术价值最大。

292704

0

2021-04-21

hm² 是什么单位?hm² 怎样换算?

hm² 是一个什么单位呢?hm² 怎样换算?它与我们常见的单位的换算又是怎么样的?本期艾思科蓝​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hm² 这个单位。

133211

1

2021-11-17

EI期刊发表论文是什么档次

EI期刊发表论文是什么档次?在学术研究领域,论文发表是衡量学者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其中,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作为全球工程技术领域最具权威性的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其收录的期刊论文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了解EI期刊论文的学术档次,对于科研工作者选择投稿目标、规划学术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EI期刊论文的学术价值及其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为学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63

0

2025-07-16

EI会议论文发表后多久收到期刊

EI会议论文发表后多久收到期刊?在学术研究领域,EI(工程索引)作为国际知名的工程文献检索系统,其收录的会议论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了解EI会议论文发表后收到期刊收录通知的时间周期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术成果的及时确认,也影响着后续研究计划和职称评定等事务的安排。然而,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往往令学者感到困惑。本文旨在系统分析EI会议论文从发表到被期刊收录的全过程,揭示影响这一时间周期的关键因素,为科研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指南。

46

0

2025-07-16

EI期刊一般多长时间能发表

EI期刊一般多长时间能发表?在学术研究领域,EI(Engineering Index)期刊作为工程索引收录的重要出版物,其发表周期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急于获得学术成果认可、面临职称评定或毕业要求的学者而言,了解EI期刊的标准发表流程及时间节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EI期刊论文从投稿到最终见刊的完整周期,帮助研究者建立合理的时间预期,并在此过程中提供优化投稿策略的专业建议。

41

0

2025-07-16

SCI投稿如何选期刊

SCI投稿如何选期刊?在科研工作中,发表SCI论文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数量庞大的SCI期刊,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研究成果的投稿期刊成为许多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本文将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SCI期刊选择的策略与技巧,帮助研究者提高投稿成功率。

52

0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