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世界睡眠日警惕这些睡眠误区 哪些影响睡眠质量的问题需要谨记

2022-03-21
3378

  为了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3年“世界睡眠日”被正式引入中国,从此每年3月21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天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此次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白天哈欠连天,晚上精神抖擞;睡时鼾声如雷,睡醒头昏脑涨……睡眠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然而“睡个好觉”却成为很多人的“奢望”。你是“困”难户中的一员吗?

  “睡眠障碍”人群年轻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介绍,睡眠障碍是一组以“睡不着、睡不好、睡不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加,睡眠中心的门诊量逐年上升。

  陆林介绍,在睡眠门诊中经常会见到如IT人士、新闻媒体记者等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不规律的年轻人。他了解到,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人主动熬夜,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工作原因面临“被动性熬夜”。

  “我们一般建议成年人最佳睡眠7至8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小学生10个小时。减少睡眠时间,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陆林说。

  这些坏习惯,你有吗?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生理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然而一些不经意的坏习惯是导致睡眠障碍的常见因素,应当引起关注。例如:睡眠时间无规律,晚上常熬夜,甚至昼夜颠倒;午睡或卧床时间过长,影响夜间睡眠驱动力;躺在床上看视频刷手机等,做与睡眠无关的事,使睡眠效率下降;卧室光线过亮、温度过高或过低、噪声过大;睡前从事易引起兴奋的活动,如阅读或观看情节复杂的小说、影视剧等,进行高强度体力或脑力活动;睡前抽烟、饮用咖啡或酒等。

  长期睡眠障碍危害多

  各种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充分证实,人体长期睡眠障碍,不仅仅带来第二天的精神萎靡、眼泡浮肿、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还能直接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肥胖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糖尿病和性功能障碍(不育不孕症)等。

  长期睡眠不足容易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同时机体各器官因无法获得适度的休息而过度消耗与功能衰退,在人体肌肤颜面外观上则呈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如黑眼圈与皮肤晦暗、粗糙、皱纹、头发枯萎易脱、精神萎靡、头昏心悸、腰膝酸软、易寒易热,抵抗力差而容易感冒与慢性感染等老化现象。

  持续睡眠时间低于生理需要(约6至8小时),达两三天以上,由于生理上有补足睡眠的需求,会造成立即且明显的影响。最先受影响的是注意力、专注力、精细操作能力、高智力思考及记忆力,学习效率及创造性思考力也会显著减退。

  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带来一系列隐患?“人的大脑需要一定的兴奋和抑制节律调节来保障其活动的正常运行,长期睡眠不足就是对这种节律的破坏,在本质上会引起大脑运作不畅,从而表现出整个人意识不清醒、思维迟缓并伴发情绪不良等外在行为,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精神失常。”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喻小念表示。有关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人群在统计学层面上的抑郁症、焦虑症、自杀等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4倍以上。

  如何才能睡个好觉?

  好的睡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和保持,如何建立和保持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呢?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对睡眠时间和质量的需求有异,但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律。

  首先,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好睡眠的根本基础。虽然人类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睡眠时间的需求不同,但长期过度压缩睡眠时间,对健康的危害无异于慢性自杀。所以睡眠的时间必须足够,而且这个“足够”是指良好入睡的时间。上床而长时间不能入睡是不能计入“入睡时间”的。

  其次,保证相对固定的生物钟。建议最佳情况是晚上10:30—11:00上床,早上5:30—6:00起床,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最重要的是作息时间要相对固定,养成良好的睡眠节律。

  第三,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布置舒适、简洁,床具、卧具选择体感舒适的材质,卧室内空气流通好,温湿度适宜,灯光不宜太亮、太刺激,柔和、偏暗的灯光会促进睡眠。

  第四,保持好心情。噩梦常常是白天紧张、焦虑、愤怒、压抑、嫉妒等各种负性情绪在人类的睡眠中的反映,是好睡眠的无形杀手。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持续不良的梦境必然会影响睡眠中机体疲劳的消除,导致早起醒后的精神状态不良。

  第五,规律锻炼。白天有规律的运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问题。《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晚上建议睡前两小时内不要锻炼。中老年人宜选择中等以下强度的运动。

  第六,注意午睡时间。30分钟的午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但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驱动力。

  这些睡眠误区要避开

  误区一:睡前玩手机。手机、电脑等设备的LED屏所发出的蓝光会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昼夜节律系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入睡延迟和睡眠周期紊乱。

  误区二:喝酒助眠。虽然喝酒以后可以出现促进入睡的假象,但是喝酒以后入睡通常是浅睡眠,而不是深睡眠。其实,饮酒不仅不能改善睡眠,还可能不慎养成嗜酒的坏习惯。

  误区三:提前准备“酝酿”。有的人认为要想睡个好觉,需要比平时提前睡,实际上,这样做反倒容易失眠。人们睡不着的时候,会做一些与睡眠无关的事情,越来越精神,即便是躺着“数羊”的助眠效果也不明显。

  误区四:白天或周末“补觉”。人们通常认为前一天熬夜没睡好,第二天可以多睡弥补。其实,延迟起床时间来补偿睡眠,会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休息日睡懒觉,会打破平时形成的睡眠节律,并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误区五:打呼噜“睡得香”。许多人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打鼾非但不是高质量睡眠的表现,严重的打鼾还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可对身体多个器官功能造成损害。应该提高对打鼾的认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打鼾由良性阶段进入到恶性阶段。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科学饮食避免肥胖,戒烟戒酒,增加运动。睡觉时,可采用侧卧姿势缓解打鼾。


已收藏 0
点赞 0

学术会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连续3届EI检索|ACM独立出版】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
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教育国际学术会议(ICAIE 2025)将于11月21日-11月23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1-21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天津大学丨EI检索】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 (ESEP 2025)
第十届能源系统、电气与电力国际学术会议定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天津隆重举行。ESEP 2025致力于促进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能源与电力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2025-11-28
【IEEE/EI检索、快速录用/重庆大学主办】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2025)
第四届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国际学术会议(ICICML 2025)将于2025年11月21日-23日于中国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
2025-11-21
【IEEE出版|往届已检索】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
第七届智能控制、测量与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 (ICMSP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西安隆重举行。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投稿与参会交流。
2025-11-28
相关资讯

SCI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有区别吗

SCI分区是众所周知的,一区文章和二区文章其实也是相对于期刊的分区来说的,一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的文章,二区文章就是发表在SCI二区期刊上的文章,由于SCI分区共分为四个区,一区学术价值最大。

295565

0

2021-04-21

hm² 是什么单位?hm² 怎样换算?

hm² 是一个什么单位呢?hm² 怎样换算?它与我们常见的单位的换算又是怎么样的?本期艾思科蓝​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hm² 这个单位。

137650

1

2021-11-17

怎么找研究方向学术会议

如何精准地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高度相关的学术会议?参加合适的会议不仅能让你了解领域前沿,更是展示研究成果、与同行建立联系的宝贵机会。但面对海量的会议信息,筛选和判断并非易事。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怎么找研究方向学术会议”。

25

0

2025-11-04

怎么找相关的国内学术会议

刚踏入学术圈的研究生,或是希望持续拓展视野的高校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及时、准确地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国内学术会议信息?这直接关系到学术交流的深度、研究成果的发布以及同行人脉的建立。面对海量且分散的信息,掌握高效的查找方法至关重要。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怎么找相关的国内学术会议”。

23

0

2025-11-04

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会议

盲目投稿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交流机会。那么,究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精准定位那个与你研究方向契合、能为你带来最大助益的学术会议呢?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会议”。

21

0

2025-11-04

怎么在学术会议上讲论文

这不仅仅是对研究内容的考验,更是对沟通与表达能力的综合评估。一篇优秀的论文演讲,能极大地提升研究的可见度,为你带来宝贵的学术联系和反馈。本篇艾思科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怎么在学术会议上讲论文”。

23

0

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