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2025年膜计算国际会议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

2025-09-26
5518

艾思科蓝官网-版头.gif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2025年膜计算国际会议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ICMC & AIIM 2025)在中国成都成功召开并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成都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西华大学、AEIC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协办。会议汇聚了来自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菲律宾、捷克、罗马尼亚、印度以及中国等多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膜计算、智能控制系统、机器学习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与发展趋势。不同国家的研究者带来了各自在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案例分析、模型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这些前沿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


640.jpg

会议合照


会议开幕式由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葛祥教授主持,他首先对线上、线下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提到,此次国际学术会议旨在搭建一个跨学科、跨国界的交流平台,促进膜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学术合作与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这个平台,各国专家学者能够打破地域和学科的限制,分享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共同探索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提升整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信任与友谊,为未来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640.png
张葛祥教授主持

接下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吴锡副校长、国际膜计算学会(IMCS)代表Gheorghe Paun院士与Marian Gheorghe教授分别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本次会议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跨学科合作方面的重要意义。

吴副校长强调,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国际合作,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希望参会专家学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共同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640 (1).png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领导致辞

国际膜计算学会(IMCS)代表Gheorghe Paun院士提到,膜计算作为一个新兴且充满潜力的领域,需要全球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顶尖学者,必将推动该领域迈向新的高度。Marian Gheorghe教授则强调,跨学科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此次会议将不同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有助于推动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640 (2).png
640 (3).png
Gheorghe Paun院士和Marian Gheorghe教授致辞

随后,会议进入精彩的大会报告环节。来自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的Giancarlo Fortino教授、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ohsen Guizani教授、华南理工大学陈敏教授、菲律宾迪利曼大学Henry N. Adorna教授、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Savas Konur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薛洁教授、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György Vaszil教授、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Mario de Jesús Pérez-Jiménez教授、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José M. Sempere 副教授以及来自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的Claudio Zandron副教授共十位知名专家先后做了高水平的主旨报告,内容涵盖数字孪生、大语言模型、脉冲神经膜系统、合成生物系统建模等热点议题,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兴趣与深入讨论。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还通过跨学科视角为膜计算、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向。与会者纷纷表示,报告内容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后续的学术合作与项目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首先,来自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abria)的Giancarlo Fortino教授带来了题为《From Digital Twins to Generative Digital Twins: Towards a Novel Approach in the IoT Edge-Cloud Continuum》的报告,深入探讨了从数字孪生到生成式数字孪生的技术演进及其在物联网边云连续体中的应用前景。

640 (4).png
大会报告1

接着,阿联酋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Mohamed Bin Zayed Universit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Mohsen Guizani教授分享了《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Wireless Systems Security》,重点讨论了大语言模型在无线系统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安全保障机制。

640 (5).png
大会报告2

随后,华南理工大学的陈敏教授报告了《Large Language Model (LLM) Fine-Tuning: Concept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系统阐述了大语言模型微调的核心概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40 (6).png
大会报告3

接下来,菲律宾迪利曼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Diliman)的Henry N. Adorna教授介绍了《Computations on Spiking Neural P Systems with Matrices》,展示了基于矩阵的脉冲神经膜系统计算的最新研究成果。

640 (7).png
大会报告4

接着,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University of Bradford)的Savas Konur教授分享了《IBM Workbench Web Tool: Modelling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Synthetic Biology Systems Using P Systems》,介绍了基于P系统的合成生物系统建模与计算分析工具的最新进展。

640 (8).png
大会报告5

随后,山东师范大学的薛洁教授报告了《Advances of P systems based Medical Image Analysis》,系统总结了基于P系统的医学图像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

640 (9).png
大会报告6

紧接着,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University of Debrecen)的György Vaszil教授分享了《Manipulating rules as data in membrane computing: Recent results on polymorphic P systems》,介绍了膜计算中将规则作为数据操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640 (10).png
大会报告7

随后,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的José M. Sempere副教授带来了《Computing by plasmids》,提出了一种基于质粒计算的新颖方法。

640 (11).png
大会报告8

随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Universidad de Sevilla)的David Orellana Martin博士通过线上方式报告了《When nature meets: DNA and membranes working together》,探讨了DNA与膜系统协同工作的自然计算机制。

640 (12).png
大会报告9

最后,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University of Milano-Bicocca)的Claudio Zandron副教授通过线上方式分享了《Recent Advance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Challenges in Spiking Neural P Systems》,全面总结了脉冲神经膜系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研究挑战。

640 (13).png
大会报告10

本次会议设立了两个并行分会场,报告精彩纷呈,展现研究深度与广度,分别聚焦膜计算理论与应用和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技术,带来了多场高水平、深层次的学术报告。

ICMC 2025 膜计算口头报告分会场由José M. Sempere、György Vaszil和薛洁等共同主持。通过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会专家就膜计算的前沿理论、创新算法和跨领域应用展开了深入交流,不仅展示了包括自适应模糊控制、遗传算法优化、并行病毒机建模、图像语言生成等多项创新成果,还深入探讨了脉冲神经膜系统在故障诊断、路径规划、图像处理、能源预测等实际工程场景中的解决方案。这些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且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素材,有效促进了学术界与工程界之间的知识交融与智慧碰撞,激发了新的研究思路与合作契机。

640 (14).png
ICMC分会场报告现场

AIIM 2025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口头报告分会场由袁建英和伏龙主持。本会场聚焦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实际应用与技术突破,共安排了11场高质量报告。围绕“智能优化算法与路径规划”“计算机视觉与环境感知”等前沿方向分享了多项创新成果。这些报告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电力系统、无人系统、环境感知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也促进了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深度对话与协作启发,为智能算法与工程实践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640 (15).png
AIIM分会场报告现场

会议期间还设置了海报展示、茶歇交流、优秀论文、优秀海报、优秀论文的评审环节,为与会学者提供了充分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吸引大量学者前往线下参会,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茶歇交流时段,学者们利用这短暂而轻松的时间,进一步拓展交流范围,深入探讨学术问题,分享彼此的研究经验与见解。

640 (16).png
640 (17).png
茶歇与海报交流环节

会议最后举行了优秀论文、优秀口头、优秀海报的颁奖仪式,表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这不仅是对他们学术成果的高度认可,也激励着更多学者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领域不断探索创新。

至此,2025年膜计算国际会议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国际研讨会(ICMC & AIIM 2025) 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本次会议不仅为国际学者提供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也推动了膜计算、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与会者积极互动,就关键技术难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届会议带来更多精彩成果!


艾思科蓝官网-版尾.jpg

已收藏 0
点赞 4

学术会议

第七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暨期刊论坛(JOFM 2025)
JOFM 2025期刊论坛将作为第七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的分论坛,将于 2025年12月19-21日在中国广州举行。聚焦期刊领域的核心关切与未来方向, 围绕最新期刊信息资讯动态、期刊前沿发展趋势
2025-12-19
第七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IAECST 2025)
第七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IAECST 2025)定于2025年12月19-21日在中国广州举行,以“汇聚国际科研创新智慧、共谋学术生态高质发展”为主题。
2025-12-19
【院士报告|连续4届快速EI检索】第五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ICBAR 2025) - 冬季会场
第五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国际学术会议 (ICBAR 2025) - 冬季会场将于2025年12月12-14日在中国东莞隆重举行。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风险管理科学的进步
2025-12-12
【IEEE出版 | 曾获中国科协认证】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
第六届机械工程、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EMAT 2025)将于2025年11月28-30日在中国-东莞召开,旨在将“机械工程、智能制造、自动化技术术”领域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促进学术交流。
2025-11-28
【IEEE出版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
第七届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5)将在中国青岛举行,会期是2025年117-9日,为期三天, 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办, 欢迎投稿参会!
2025-12-05
【IEEE丨6届EI检索】第七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暨新能源科学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NESEE 2025)
新能源科学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NESEE 2025)作为第七届国际科技创新学术交流大会分会场开展。大会将于2025年12月19-21日在中国广州隆重举行。欢迎专家学者投稿与参会!
2025-12-19
相关资讯

2025年电气工程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2EIS2025)圆满召开!

2025年电气工程与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31554

4

2025-03-18

双城联动 | 这场国际学术会议闭幕

2025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在东莞和惠州成功举办

29672

3

2025-04-08

2025年智能控制与计算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ICCS 2025)圆满落幕!

2025年智能控制与计算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ICCS 2025)圆满落幕!

3818

4

2025-11-17

2025年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成功举行!

2025年人工智能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成功举行!

3705

4

2025-11-17

第八届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第八届电力电子与控制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圆满召开!

3828

4

2025-11-17

第七届机器人、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RICAI 2025)在杭州圆满落幕!

第七届机器人、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RICAI 2025)在杭州圆满落幕!

4818

4

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