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26日,由昆明理工大学与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鼎力支持的第五届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AMCE 2025)在昆明顺利召开并圆满落幕。本次大会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杰出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绿色创新与材料科学前沿,推动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交流合作与技术进步。
上午大会伊始,昆明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游昕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游书记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及材料学院的发展与成就。他指出,本次会议以“绿色・创新・融合”为主题,契合学校“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期待大会能促进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助力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随后,多位行业领军专家和知名学者纷纷展开了高水平的主题报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李桂银教授以《联合检测肝癌标记物的电化学传感研究》为题,介绍了基于纳米材料构建多标记物联合检测电化学传感器,有望提升肝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天津工业大学刘敬祥教授的报告《面向实际应用的太阳能驱动小分子转化》聚焦利用太阳能高效驱动CO₂与NOx等气体分子的转化技术,攻克载流子利用率低的瓶颈,实现低碳高效合成绿色化学品。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李广忠高级工程师带来了题为《氢净化用金属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钯基及钽合金膜材料在氢气高效净化中的制备工艺与性能表现。
塔什干都灵理工大学Olim Ruzimuradov教授线上连线分享了《基于Li-Mn尖晶石的高选择性锂萃取吸附剂》,详细阐释了锂锰尖晶石吸附剂的合成及结构调控,推动绿色锂资源回收技术的发展。
昆明理工大学方东教授作了题为《预锂化-沉积技术制备铂基催化剂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的专题报告,展示了高性能低铂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及其氧还原反应(ORR)性能提升机制,为燃料电池商业化提供技术支持。精彩纷呈的报告不仅展示了新材料与化学工程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也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借鉴与合作机遇。下午会议分为两个分论坛:先进功能材料与电化学创新分论坛以及环境材料与工程技术应用分论坛。两个分论坛汇聚了众多青年学者的活力与智慧,围绕功能材料设计、电催化、环境检测与资源化利用等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与交流,促进了青年科研力量与学术创新的成长。经过激烈角逐,分论坛评选出若干最佳口头报告奖,表彰了在学术表现和创新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第五届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不仅提升了新材料与化学工程相关学科的学术水平,也加强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新材料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感谢所有参会嘉宾、报告专家及工作人员的支持与付出,期待明年AMCE 2026再度相聚,共同推动领域发展迈向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