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分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暨南大学的区别

2022-06-14
5126

  分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暨南大学的区别,不少人会问华文学院的暨南大学有什么不同的,是假冒的吗?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是暨南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百年侨校,学校前身是 1906 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那么这个学院实力怎么样?下面艾思科蓝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后迁至上海,1927 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78 年在广州复办。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系于1993年经国家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批准,由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1953年成立)并入暨南大学,与暨南大学对外汉语教学系(1985年成立)及预科部(1925年成立)合并组建而成。华文学院长期致力于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是暨南大学“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开展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及预科教育的专门学院,肩负着百年侨校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学校大力实施“侨校+名校”发展战略中的一张特色名片。

  华文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2004)、“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院校”(2000);被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确定为“孔子学院外派汉语师资岗前培训院校”(2018);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确定为“华文教育基地”(2003);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2005);现为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高级考点,商务汉语考试(BCT)考点,中国语检定考试考点(面向日本考生);是中国普通高校对外联合招生考试点和暨南大学、华侨大学两校联合对外招生主考点。近年来,结合暨南大学“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具体目标,华文学院将未来发展定位为“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语言文化学院”。

分享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暨南大学的区别.jpg

  华文学院占地147,129平方米,建筑面积56394.05平方米。秉承补校自建校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华侨教育传统,经过25年建设,业已形成从非学历语言教育到“本—硕—博”一体的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拥有应用语言学系、汉语系、华文教育系、预科部四个教学系部,专设全国首个华文教育研究院(2012)、应用语言学研究院(2015)、暨南大学华文考试院(2017)及海外华语研究中心(2005)四个科研机构,形成了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学院现有教职工189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43人、讲师59人、助教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8人、硕士学位者81人;拥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5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者1人。

  华文学院办学层次多样,类型丰富,现有在读生3480名,来自世界108个国家和地区。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本科设置三个专业: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硕士生三个专业: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生两个专业:海外华语及华文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华文教育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非学历教育包括预科、全国联招强化班、语言进修和各类语言及师资的短期培训项目。此外,学院在新加坡、英国、意大利、日本、印尼、泰国、菲律宾、美国、德国等国设立了二十多个教学点,招收兼读制研究生及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汉语言本科生。截止2018年底,已有近2000名海外教学点本科生和硕士生毕业并获授学位。

  近三年来,我院教师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9篇,出版专著21部,获国家社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等11项,省部级项目18项。根据新时代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态势,华文学院提出了打造以“标准化”建设为核心的华文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念,全力推动两项国家华文教育“三化”重点项目:《华文教师证书》和“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的研发和实施工作。《华文教师证书》已于2013年在全球开展培训和考试、认证工作,截止2018年11月,全球170个考点有9127位华文教师参加了培训、测试,其中5804人完成认证,获颁证书。“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测试”于2018年10月初顺利结项,专家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早日向海外推广。

  教材建设方面,构建了从初级到高级、小学到高中完整的海外华文教育教材体系。通用教材部分,编写于1990年代的《中文》(小学版)目前已在海外发行超4000万册,之后陆续出版了《中文》初中版和高中版,《中文》系列教材,在海外华教界广获好评。国别化教材部分,新版《华文》(柬埔寨初中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华文写作》(柬埔寨小学、初中版)满足了柬埔寨华校的教材需求;《中文》(澳大利亚高中版)也已付梓,即将面世。学院自主编写、面向来华华裔学生的新丝路系列核心教材《华文》(初、中、高级)已于近日正式出版。

  华文学院坐落在中国南方的国际大都市广州,毗邻港澳,交通便利。学院依山而建,环境幽雅,各种教学、生活设施齐备,是广大中国学生和华裔青年、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好去处。学院拥有应用语言学实验室、多媒体教材制作室、语音实验室、图书馆等一批先进的教学设施;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健身场所;学生公寓、国际餐厅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安全卫生;多媒体教学办公校园网可随时与世界各地进行联系沟通。

  以上就是今天对大家近期提出的一些问题的解答,如果朋友们有其他相关的知识想要了解,或者需要我们艾思科蓝提供一些相关学术内容的帮助的话,可以点击留意我们的更新内容或者咨询站内在线老师。同时希望各位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都能顺顺利利的。


已收藏 0
点赞 0

学术会议

【IEEE出版|往届会后3个月EI检索】第三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AIAC 2025)
第三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国际学术会议将于法国巴黎举行,本次会议将带来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智能系统设计、自适应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多个前沿话题的精彩演讲和研讨,将激发新的研究思路,促进科技创新。
2025-10-15
【ACM 独立出版∣往届已EI、Scopus检索∣合作SSCI】第二届数字经济与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会议(DECS 2025)
第二届数字经济与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会议(DECS 2025)将于10月17日-10月19日在武汉召开,本次会议主要围绕计算机技术数字经济等相关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2025-10-17
【IEEE出版|已连续5届稳定快速Ei检索】第六届计算机工程与智能控制国际学术会议(ICCEIC 2025)
第六届计算机工程与智能控制学术会议(ICCEIC 2025)将于2024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广州举办,聚焦计算机工程与智能控制前沿,涵盖网络安全、硬件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创新等多个核心议题及交叉
2025-10-17
【SPIE出版丨连续多年EI稳定检索!】第七届地球科学与遥感测绘国际学术会议(GRSM 2025)
为交流近年来国内外在地球、地理科学和遥感测绘领域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展示最新成果,第七届地球科学与遥感测绘国际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10月17-19日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召开。
2025-10-17
【院士报告|EI检索稳定|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
第四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PE 2025),将于2025年10月10日至12日在西安举行。能源工程/热能动力及控制/ 热力发动机及应用/制冷与低温/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水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
2025-10-10
【IEEE出版,五邑大学主办,设评优】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
聚焦“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的最新研究,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IECT 2025)将于 2025年10月24-26日在中国江门举行。延续EIECT的“分享·交流”精神,我们
2025-10-24
相关资讯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是CSCD期刊吗?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是cscd期刊,也就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ISSN:1000-996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创刊于1980年,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暨南大学主办的生命科学与医学综合性的学术刊物。

5007

0

2021-03-05

怎样查找一些学术会议

怎样查找一些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作为学术交流的核心平台,不仅是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更是学者们建立合作、获取前沿信息的关键场合。然而,面对众多学科领域和频繁举办的会议,如何高效且精准地找到适合自身需求的学术会议,成为许多研究者尤其是早期职业学者面临的挑战。本文旨在系统介绍查找学术会议的方法与策略,帮助读者在庞杂的信息中快速定位有价值的目标,从而优化学术参与效率。

260

0

2025-09-19

怎样参加学术会议认识大佬

怎样参加学术会议认识大佬?学术会议不仅是展示研究成果的舞台,更是学者之间建立联系、激发思想碰撞的重要场域。许多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困惑在于:如何在有限的会议期间,与那些平日里只能通过论文引用来“仰望”的学术领袖进行有效交流?事实上,与学术权威建立联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需要策略、准备和真诚的态度。

312

0

2025-09-19

怎样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怎样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学术会议已成为学者交流思想、展示成果、构建网络的重要平台。无论是初涉学术领域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如何有效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已成为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从会前准备、会议参与及会后跟进三个层面,系统阐述参与学术会议的策略与技巧,以助您在学术舞台上从容展现自我。

169

0

2025-09-19

听学术会议怎样提高效率

听学术会议怎样提高效率?学术会议是知识前沿的交汇之地,亦是学者交流思想、拓展视野的重要平台。然而,许多与会者尽管全程参与,却常感收获有限,陷入“听而不闻、参会无获”的困境。事实上,学术会议的价值并非自动显现,其成效高低取决于参与者采取的策略与准备程度。唯有变被动为主动,方能将密集的学术信息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养分。

199

0

2025-09-19

国内学术会议怎样投稿

国内学术会议怎样投稿?在国内学术领域,会议投稿是学者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于初入学术圈的研究者而言,如何高效且规范地完成投稿流程,往往是一项值得深入学习的技能。本文旨在系统介绍国内学术会议的投稿步骤与注意事项,为研究者提供实用参考。

461

0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