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赵野田
  • 所属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
  •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982年1月东北师范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留校,相继从事学生辅导员和共青团、思想品德课教学、宣传与党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学术观点 关于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整体性结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该是整体性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思想道德教育实质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教育:思想道德素质不能仅仅通过接受理论知识的说教或闭门读书获得,而只能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能够成为人们能力或价值观并不是一回事,道德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思想道德教育应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强调主体性突出的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强调主导性突出的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想性和可超越性。 关于价值观教育 “知识”和“能力”在人的活动中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价值观这个因素或环节的作用。价值观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本和关键所在。思想道德教育乃至素质教育应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应致力于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否则,无异于缘木求鱼!价值以及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选择,价值观教育有赖于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其关键的是教育者(实际上包括教师和未成年人家长在内的一切成人社会)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受教育者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受教育者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认知与评价系统,确立个体的态度与价值观。 关于素质教育 经过近30年的努力,人们对于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水平。然而,“素质教育”没有取代“应试教育”,学生素质发展更加片面或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素质的发展愈演愈烈,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素质教育陷于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原因,就是没能建立起正确的教育客体概念、素质概念及其结构观,因而也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教育观、师生观以及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不可能能针对受教育者素质的构成要素实施教育。素质教育乃至教育必须针对人的素质构成开展教育活动,必须在改变和完善受教育者的素质构成要素上下功夫,其中,要将工作的重心放在社会性素质的提升上;要特别强调社会性素质基本结构的核心要素的培育,从根本上把握人的素质的性质和方向。科研项目 ⒈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⒉东北师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1世纪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指标体系及其对策思路研究》 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学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2JD710091) 4.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GH13016)获奖信息 9.论文:“把握教育对象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前提”,2014年,获吉林省伦理学会2012-2014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8.论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探析”,2012年,获吉林省第七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论文:“思想道德素质概念别解”,2012年,获吉林省伦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6.论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几点思考”,2011年,获中共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5.论文:“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几点思考”,2011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⒋专著(署名二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2010年,获东北师范大学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 ⒊论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报告”,2010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⒉论文:“关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2002年,获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科学院、高校德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 ⒈论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贡献”,2001年,获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讲师团,优秀论文一等奖;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