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自1995年留校任教以来,先后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专题、当代中国哲学前沿问题、西方文化概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等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等硕士研究生课程,以及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及前沿问题研究等博士生课程。 2004年7月被聘为副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作为学科骨干成员,参与领导和组织社会学、哲学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工作,先后参与组织成功申报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09年6月,首批入选“东师学者”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2009年12月被聘为教授。2010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方向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人文社科优秀人才;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现代性社会理论。现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4项。近年主持完成省社科规划项目、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项,主持完成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子课题、校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校青年社科基金项目、校教学研究项目、校精品教材建设项目共5项;参与完成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等10项。先后获吉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近5年来,独撰或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专著(《理性的生存论意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合作撰写并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哲学导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论》等学术著作。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光明日报》、《中国大学教学》、《现代哲学》、《道德与文明》、《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 工作经历 1988年—1992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2年-1995年,在东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 1998年-2003年,于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1996-1997年,任政治教育系研究生辅导员兼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2000年—2004年,任政法学院社会学系支部书记,兼系副主任。 2005年7月—8月,参加第五期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期满结业。 2004年9月—2009年7月,任政法学院哲学系兼社会学系主任,院长助理,学院党委宣传委员。 2009年7月—2009年10月,随哲学专业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任哲学系主任。 2009年10月—2013年2月,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2013年2月——2013年8月,任马克思主义学部副部长。 2013年8月——2014年8月,任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员办公室主任。 2014年8月——2016年1月,任东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 2016年1月——至今,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院)部长(院长)科研项目 19.现时代精神生活的个体化处境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2015,20万元,主持人。 18.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及其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2-2015,15万元,主持人。 17.建国以来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2-2015,参加人。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0-2013,参加人。 15.国营大企业青年干部培养及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09,主持人. 14.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9-2012,5万元,主持人。 13.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问题与精神家园建设研究,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11-2014,1万元,主持人。 12.当代哲学观变革与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研究,吉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04-2006,0.6万元,主持人。 11.社会学专业探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06-2008,主持人。 10.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东北师大高质量教材建设项目,2007-2009,主持人。 9.社会学专业自主性、研究型、课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东北师大教学研究项目,2005-2008,主持人。 8.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趋向及其问题研究,东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4-2006,主持人。 7.社会转型与理性观的当代发展研究,东北师大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01-2003,主持人。 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当代形态,东北师大创新团队建设子课题,2007-2001,子课题主持人。 5.当代中国哲学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与理论形态的创新研究,东北师大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2008-2011,子课题主持人。 4.国家级“文史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子项目,教育部、财政部,2009-2011,参加人。 3.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08-2011,参加人。 2.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生命精神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2011,参加人。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009,参加人。【学术著作】 1.庞立生等:《当代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及其批判》,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 2.庞立生:《理性的生存论意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庞立生曲波:《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韩秋红王艳华庞立生:《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论——从叔本华到罗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韩秋红庞立生王艳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6.胡海波庞立生魏书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7.胡海波魏书胜庞立生:《哲学导论》,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获奖信息 1.庞立生:《理性的生存论意蕴》,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0年。 2.庞立生曲波:《当代西方社会理论与方法》,东北师范大学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2010年。 3.韩秋红庞立生胡海波崔秋锁: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 4.韩秋红胡海波崔秋锁庞立生: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 5.庞立生: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吉林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12月。 6.韩秋红庞立生王艳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东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07年。 7.韩秋红庞立生:《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网络课程),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网络资源类),2006年。 8.胡海波庞立生魏书胜:《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纲》,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2005年。 9.胡海波魏书胜庞立生:《哲学导论》,东北师范大学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2005年。 10.胡海波庞立生魏书胜涂良川:《哲学概论》(网络课程),吉林省高校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网络资源类),2004年。 11.庞立生,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构想,吉林省社会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 12.庞立生,当代社会学的自我意识与价值承诺,吉林省社会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 13.庞立生,社会学的本土化与东北社会学的东北意识,吉林省社会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4年。 14.庞立生,反思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个性化问题,中国哲学大会入选论文,2004年。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