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坎标
  • 所属院校: 常州大学
  • 所属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新能源装备 研究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关键元器件换能原理及效率、关键元部件制造工艺及装备、系统集成及应用等。1)新能源装备 研究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关键元器件换能原理及效率、关键元部件制造工艺及装备、系统集成及应用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1.个人简介 坎标,博士,副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目前主要从事新能源装备、微纳制造与检测、纳米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担任《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多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近20篇,申请国家专利14件,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2.受教育经历: 2005/09-2010/06,江苏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工学博士; 2001/09-2005/06,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学学士。 3.研究工作经历: 2015/07-至今,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副教授。 2010/09-2015/07,常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讲师。 2)微纳制造与检测 研究针对低维材料(纳米线、薄膜等)的飞秒激光和ALD等成形、成性手段,以及典型微纳结构的制造方法;研究纳米尺度的材料与器件的表面形貌、力学和电学等物理性能与制造方法、制造参数之间的关系。 3)低维材料纳米力学 研究纳米颗粒、纳米线和纳米薄膜的本征力学特性,研究和解释各种低维材料中的尺寸效应、力电耦合效应等现象,研究微纳尺度材料、结构间的力学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4)微纳系统设计 研究微纳系统的构建途径,提出微纳尺度能量转化和传递、物质输送、运动控制的方法,研究微纳系统中元部件之间的几何约束和性能耦合对系统功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典型微纳系统在热场、电场等多物理场下的结构和功能的灵敏性或稳定性。 (2)主持和参与纵横向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起讫时间 承担角色 项目类别 NSFC51105046 基于异构碳纳米管的新型纳米传动机构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1-2014.12 主持 纵向 NSFC51335002 面向下一代超薄光伏组件非传统加工装备设计与制造基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4.1-2018.12 参与 纵向 2011AA050511 硅基纳米线太阳电池 国家科技部863项目 2011.1-2013.12 参与 纵向 NSFC51272033 氮化铜的低温分解效应及其纳米尺度有序结构飞秒激光制备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3.1-2016.12 参与 纵向 NSFC50975130 非接触表面摩擦若干关键问题理论与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0.1-2012.12 参与 纵向 NSFC50775101 碳纳米管褶皱与壁面塌陷及其对相关机械运动性能的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1-2010.12 参与 纵向 (3)专利 发明人 (排名) 名称 申请号或授权专利号 专利类型 申请日期 授权日期 1/4 一种光学镜片组的调控系统 ZL201310185544.5 发明 2013-5-20 2015-7-22 1/2 彩色图案的计算机辅助拼接方法 ZL201210434381.5 发明 2012-11-5 2015-6-24 1/5 一种具有圆柱密封面的金属硬密封蝶阀 ZL201210348196.4 发明 2012-9-19 2014-12-3 2/4 一种双偏心蝶阀金属硬密封副中形面干涉的简易判定方法 ZL201210163041.3 发明 2012-5-24 2014-2-5 1/4 一种三偏心蝶阀密封面尺寸干涉的简易判定方法 ZL201210047129.9 发明 2012-2-28 2014-4-9 5/5 一种用于微机电系统低载荷工况的多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ZL200910263065.4 发明 2009-12-15 2012-5-23 6/6 一种八轴驱动太阳能遥控小型飞艇 ZL201520253847.0 实用新型 2015-4-24 2015-8-19 1/4 一种全陶瓷表面张力测试架及测试方法 CN201510829913.9 发明 2015-11-25 ​ 1/5 一种单球可调夹具 CN201510445951.4 发明 2015-7-27 ​ 1/4 一种表面张力高温悬滴测量支架 CN201510139805.9 发明 2015-3-27 ​ 4/5 一种新型线接触光弹流实验装置 CN201510001958.7 发明 2015-1-5 ​ 2/5 一种基于飞秒激光技术的QCM晶振片修频方法 CN201310147841.0 发明 2013-4-26 ​ 5/7 偏斜滚子摩擦副润滑油膜测量实验台 CN201210512656.2 发明 2012-12-5 ​ 1/2 一种3D工程图纸的生成方法 CN201210171803.4 发明 2012-5-30 ​ (4)获奖 1)2013,“激光冲击波抗应力腐蚀关键技术及其在管线钢焊管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5/5)。 2)2011,“基于MEMS技术的微型动态压阻压力传感器”,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4/10)。 5.教学工作 (1)主讲(讲授)课程(附上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信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授课对象:机制本科生) 《控制工程基础》(授课对象:机制本科生) 实践环节:指导机制专业毕业设计、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2)教学论文 作者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年、卷(期):页码 坎标、华同曙 本科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ISSN:1673-9795),2012,31:172. 6.研究生培养 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 7.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术交流) 讲学或报告名称 国外大学名称或国际会议名称 讲学或报告时间 Anewatomic-scalefiniteelementsimulationmethodfornanomechanicsofsingle-walledcarbonnanotubes 7thIEEEConferenceonNanotechnology,HongKong,China August2-5,2007 ​​​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