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曾小君,男,硕士,教授。199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有机化学硕士学位。入选200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0年9月至2011年7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长期从精细化工、工业三废处理和新型储能材料领域内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所在的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了团队,获江苏省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校教学创新奖三等奖1项,参编出版《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及市厅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合作项目10项,在SCI、EI刊物发表论文14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件(授权11件)、专利成果转让1件。指导大学生多次获得省级及以上的大学生挑战杯奖、化学化工学科竞赛奖、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重点项目等。 主要承担的教学课程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实验、水污染治理工程等。 主要发明专利 1. 一种Bola 型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ZL 201510054047.0; 2. 一种糖基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ZL 201510035340.2; 3. 糖基酰胺改性四硅氧烷及其制备方法,ZL 201510014568.3; 4. 一种组合式塑料薄膜测漏装置,ZL 201610240721.9; 5. 一种聚硅氧烷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047859.7; 6. 一种有机硅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462732.1; 7. 一种环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668146.2; 8. 一种四硅氧烷表面活性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ZL201610047857.8; 9. 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生产系统,ZL201520605461.1; 10. 一种新型高效减水剂的制备系统,ZL201520631521.7; 11. 一种脂肪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装置,ZL201720209912.9。 主要科研项目 1. 参与完成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攻关项目“新一代重油催化裂化钝化剂系列产品MP-5005、MP-5006、MP-5007的研究”; 2. 参与完成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计划项目“新一代高抗钒、镍等催化裂化钝化剂研制与开发”; 3. 参与完成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计划项目“P系原油蒸馏强化剂的研究”; 4.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芳醚腈(ID-300)的研究”; 5. 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碳氢活化设计与合成并环吡喃(啶)酮类药物活性化合物”; 6.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项目“镇草宁除草剂中间体—亚氨基二乙酸制备新工艺研究”; 7. 主持完成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新一代聚醚腈型水性聚氨酯织物整理剂的制备研究”; 8. 主持完成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高性能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9. 主持完成横向课题“模压式水泥彩瓦高效脱模剂的制备研究”; 10. 主持完成横向课题“高速透明改性PVA商标胶的研制”; 11. 主持完成横向课题 “超高速酪蛋白啤酒瓶商标胶的中试工艺研究”; 12. 主持完成横向课题“高效脱色絮凝剂—双氰胺甲醛树脂的中试研究”; 13. 主持横向课题“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开发”; 14. 主持横向课题“环境友善高性能特种专用聚氨酯的技术开发研究”; 15. 参与横向课题“石化催化过程中失效催化剂的前期开发利用研究及研究平台建设”; 16. 主持校企合作基金项目“高浓度多菌灵农药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获奖情况 1. 2002年获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 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3. 2007年获江苏省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4. 2007年获校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5. 2015年获校2014-2015学年度“三育人”奖; 6. 2016年获校2013-2015学年教学创新奖三等奖。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