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李智武
  • 所属院校: 成都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李智武,男,1976年04月生,内蒙古丰镇市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年0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石油系,获得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07月至2000年08月在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原华东石油局)测井站工作,任助理工程师;2006年0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获得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07月至今在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10年10月晋升副教授;2007年04月至2013年04月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03月至今任“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固定研究人员;2014年01月至08月在新西兰怀卡托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构造地质、盆地分析、区域地质、油气地质和低温热年代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在造山带(冲断带)构造解析、前陆盆地分析、盆-山耦合关系以及相关的油气地质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近年来,先后主持或主研参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地质调查评价、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石化重大前瞻性项目、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中石化及中石油油田横向协作项目等20余项,先后对大巴山冲断带与川东北前陆盆地系统、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松潘-甘孜褶皱带、雪峰隆起西缘、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祁连山造山带西北部疏勒河地区等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在《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Tectonophysics》、《岩石学报》、《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科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石油实验地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矿物岩石》等刊物上合作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排名前三作者SCI收录论文6篇、EI收录论文3篇,排名第四及其他作者SCI收录论文6篇;合著出版专著3部;科研成果《四川盆地与周缘造山带耦合关系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获得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