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谭文倩
  • 所属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所属院系: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职称: 讲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飞行动力学与控制,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驾驶员控制行为建模,人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谭文倩 讲师 个人简介: 谭文倩,女,讲师,硕士生导师,飞行力学与控制系副主任。199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力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获得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导师屈香菊教授;2004-2008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专业为飞行器动力学与运动控制,导师为Prof. A.V. Efremov。2000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是飞行力学与控制系骨干教师,2008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教学科研情况: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进入“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研究领域,留校任教以来一直在该领域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承担研究生核心课《高等飞行动力学》(32学时)、《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32学时)、实验课《飞行力学实验II(飞行品质)》(16学时)、本科生实践课《航空工程大型通用软件应用》中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设计等授课内容。参与本科毕设和研究生论文指导工作,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获评学院优秀论文(《基于结构驾驶员模型的飞行品质准则研究》,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获评学校优秀论文(《基于小波分析方法的时变驾驶员模型研究》,2019年)。 紧密跟踪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学术前沿开展科研工作。通过与莫斯科航空学院、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人机品质研究学者不断交流与合作,及时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和先进研究理念。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或源刊录用论文9篇(含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篇)、EI检索论文14篇(含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8篇)。本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目标,先后承担了两项航空基金项目,分别针对倾转旋翼机和飞翼布局飞机开展驾驶员建模与飞行品质研究。面向舰载机舰上起降动力学问题,与航空主机所、船舶工业集团进行横向科研合作,研究不同着舰模式下的人机耦合问题。面向电传飞机人感系统设计需求,与航空主机所开展主动侧杆特性研究,提出II型PIO的抑制方法。除此之外,还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浮空器等开展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并承担相关国防科研项目。 在飞行动力学与控制、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研究领域的主要贡献与创新在于: (1)驾驶员控制行为建模:针对现代飞机的多模态控制特点,基于小波理论分析驾驶员时变行为特征,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时变驾驶员模型;针对飞机系统故障问题,利用模糊控制、智能决策理论研究驾驶员故障感知特性和故障应对策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研究驾驶员非线性控制特性,建立智能驾驶员感知、决策与控制模型。 (2)人机耦合特性研究:针对人工控制任务,基于神经网络驾驶员模型提出了纵向俯仰控制的飞行品质评价准则;针对时变人机系统特性,提出了基于小波时频分析的飞行品质评价方法。 (3)驾驶杆人感系统设计:着重研究主动侧杆下的人机耦合特性,分析飞机故障下的飞行品质降级问题,并研究基于主动侧杆的PIO抑制方法。 上述研究可用于有人驾驶飞机的飞控系统设计和驾驶员训练,并为无人机实现自主飞行提供依据。申请人于2017年受邀Annual Review in control撰写并发表综述论文Review on control models for human pilot behavior。2020年申请人主编并出版了《人机系统与飞行品质》教材,该教材总结了课题组与申请人多年的研究成果,可用于飞机设计参考。 本课题组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欢迎热爱科研、勤奋刻苦、基础扎实并有科学探索精神的学生加盟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