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后。致力于数据驱动下交通系统建模与分析的体系化创新研究,包括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规划、多模式交通行为建模与需求管理、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环境下的交通优化与仿真等。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3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发表期刊包括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art C, Part D, Part F,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等交通领域国际主流期刊。以第二作者出版《公共交通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学术专著1部,以第一作者出版《Transportation Systems Reliability and Safety》中文译著1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等多项,主持交通运输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林肯研究基金等省部级课题多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第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国际中国规划学会青年学者奖。目前担任交通领域权威SCI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编委。担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时空交通行为和交通大数据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入选全国香江学者人才支持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航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经历 2009.9-20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硕士学位 2005.9-2009.7 重庆交通大学 | 交通工程 | 道路工程 | 双学位 2012.9-2013.9 美国马里兰大学 | 城市理性增长国家研究中心 | 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9-2014.7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8.1-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交通运输系 | 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2015.1-2017.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交通运输系 | 助理教授 2016.2-2017.2 香港浸会大学 | 地理系 | 博士后 科研项目 车路协同系统要素耦合机理与协同优化方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负责人) 考虑空间异质性与中介效应的建成环境对通勤出行方式选择影响研究,国家自然青年项目(主持) 轨道交通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机理及引导策略研究,国家自然面上项目(主持) 绿色驾驶服务与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子课题(主持) 驾驶行为建模与仿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子课题(主持) 汽车智能化缓解拥堵影响的系统评估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子课题(主持) 交通强国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主要参与) 面向2035的我国综合交通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主要参与) 交通发展与个人出行行为变化,全国香江学者人才计划(主持) 信号交叉口自动驾驶车速动态控制及其能耗排放评估,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 考虑动态波动性的轨道交通站点短时客流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轨道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 基于GPS数据城市公交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研究,公共交通智能化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主持) 基于共享模式的网联自动驾驶车辆动态路径规划,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主持) 低碳视角下职住地建成环境对通勤方式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北京大学林肯研究基金(主持) 职住地建成环境对通勤者家庭小汽车拥有及使用影响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主持) 荣誉及奖励 北京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9-2021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2019 国际中国规划学会青年学者奖,2018 北航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017 全国香江学者人才支持计划, 2016 第四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 2014 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4 黑龙江省三好学生,2014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