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介 陈龙飞,男,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硕士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清华大学双学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2011年入职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现任副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米颗粒检测与表征、多组分液滴雾化与蒸发、大气颗粒凝结与结冰等。 截止2019年6月,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9篇,SCI他引225次,两篇ESI高被引论文,其中一篇是以“缸内直喷汽油机颗粒(GDI PM)”为主题检索的89篇SCI论文中唯一高被引论文。受邀在英国机械工程师大会上与皇家工程院两位院士C. Garner教授和H. Zhao教授等同台作大会报告,并获优秀报告奖;受邀在亚洲气溶胶大会作报告并荣获最佳报告奖(10/376)。荣获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污染排放分会优秀口头报告奖。入选2018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研制的宽温颗粒物计数器(WTCPC)仪器获法中委员会颁发的中法团队合作创新研发奖(43项国际项目中排名第一,法国总理颁奖),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担任国际民航组织排放标准委员会SAE E31工作组成员(中国唯一代表)和欧盟车辆排放PMP工作组成员,参与下一代航空、汽车颗粒排放法规制定;任中国内燃机学会航空内燃机分会秘书长和《内燃机工程》特邀编委等。br 专业方向 工程热物理 主讲课程 《航空发动机原理》、《传热传质学》、《Advanc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燃烧与燃烧室》 研究成果 面向高温污染源PM2.5精确检测国际难题,摒弃对高温样气先冷却再检测的传统路径,提出采用“变温度效应”混合溶液包裹纳米颗粒,实现高温原位测量纳米颗粒数目的全新思路,研制出国际首台宽温PM2.5数目检测仪,将纳米颗粒数目检测从常温拓展到高温,推动高温颗粒多相流理论发展。 该成果在污染源检测和环境监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为冬奥会主场馆提供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国际奥组委主席巴赫先生实地调研并正面评价,可为冬奥会期间空气质量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保障;(2)中国原子能研究院运用该仪器获得核反应堆泄露时高温放射性颗粒数目浓度分布规律,为下一代高温气冷堆“XX-3堆”型核反应堆泄露探测提供支撑;(3)获法中委员会颁发的中法团队合作创新研发奖(43项国际项目中排名第一,法国总理颁奖),德国Grimm公司副总裁表示WTCPC可实现高温纳米颗粒数目测,国际上未见相似仪器。该仪器已在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东风汽车公司、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家单位成功应用。 通过该仪器获得不同高温污染源第一手粒径数目信息和局部大气粒径数目信息(精确纳米颗粒分级计数),结合GPRS无线传输、大数据分析等打造网格化大气监管平台,为大气雾霾来源解析提供新途径,为精确治霾提供依据。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