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王彦晶
  • 所属院校: 北京大学
  • 所属院系: 哲学系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1模态逻辑,特别是基于非经典语义的知识逻辑(epistemiclogic)与动态逻辑(dynamiclogic),以及它们的杂交变种后代。2其他好玩的和逻辑沾点边儿的问题。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王彦晶,男,1982年3月北京生人。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2006年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硕士学位(Cum Laude),2010年获得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在荷兰数学与计算机研究所CWI完成)。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之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已开设课程:《高级模态逻辑》、《动态逻辑》、《知识逻辑》、《哲学数学计算机中的逻辑》等。 希望自己能做到:Kp → KKp(知之为知之),~Kp → K~Kp(不知为不知),K∃xPx → ∃xKPx(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长期的工作目标:反思与应用推动学科发展,真诚与务实促进制度创新 学术研究近况请见网站: http://wangyanjing.com 一些正在做的工作的基本想法: 1 超越“知道如是”的知识逻辑:传统的知识逻辑主要关心“知道如是”(knowing that),而我们将“知道是否”、“知道是什么”、“知道如何”、“知道为何”等作为模态算子构造新的模态语言,参考哲学及语言学的讨论给出直观的语义,得到的新的一大类模态逻辑,它们通常是一阶或二阶模态逻辑的可判定片段,但是能避免很多量化模态逻辑的技术及哲学困难,具有良好的逻辑及计算性质,可以加深我们对于这些不同种类的知识的理解,并且引出一些新的逻辑技术,启发我们找到了一系列一阶模态逻辑的可判定片段,与诸多已知的逻辑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关联,通过形式化的工作,对于相关的哲学问题也有一些新想法。欢迎加入我们,共同推进这个新领域! 2 基于不确定性的规划的逻辑方法:将时态知识逻辑与动态知识逻辑进行重组整合,取长补短,在模型中包括有穷表示的时态信息,而不确定性的更新通过类似动态知识逻辑的方式实现,从而得到了一系列具有良好计算性质的新逻辑,可以用来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前提的自动规划问题。相比传统的AI方法,我们的逻辑方法不需要在复杂性上付出代价,但是用更直观的方式处理更加丰富的问题。 3 动态知识逻辑的公理化:传统方法依赖于所谓“归约公理”,很多证明系统忽视了归约公理之外的重要规则,对它们的完全性造成了影响。其实“规约公理”只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不用它们照样可以做动态知识逻辑的公理化,我们提出取道时态知识逻辑的一般办法,可以系统性地解决很多动态知识逻辑的公理化问题,同时也拓展了动态知识逻辑的范围,并且能对动态知识逻辑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4 非完美信息博弈模型的构建:博弈论中对非完美信息博弈的信息集有不同解释,有时会带来奇怪的现象,我们试图把博弈规则和参与者的假设分开,通过构造的方式计算博弈过程的信息集,避免模糊和矛盾的产生。 5 基于协议的知识逻辑:动作的意义来源于之前的协议约定(如 举火为号),我们基于协议的知识给出一种新的动态知识逻辑,这里符号的意义可以根据协议改变。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