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杜晓勤
  • 所属院校: 北京大学
  • 所属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中国古典诗歌体格律研究 隋唐五代文学文献学研究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史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人物简介: 杜晓勤,男,1967年8月生,江苏如皋人。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出版《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上、下卷)、《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等著作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专题论文70余篇。主持开发“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隋唐五代卷”、“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等电子数据库软件多种。曾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三等奖”、“第七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一等奖”、 “北京大学杰出青年人文学者奖”、“第十届北京大学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慈竹奖”、“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人物专访: 【中文·师说】杜晓勤:古文史研究之路 【中文·男生节】别样的“少年时代” ——杜晓勤老师采访录 个人简历: 1985年9月—1989年7月,于江苏省扬州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南通班,学习中国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柳宗元音乐审美观试探》,指导教师:姜光斗教授。 1989年9月—1992年7月,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方向唐宋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论杜甫的文化心态》,指导教师:霍松林教授、杨恩成副教授。 1992年9月—1995年7月,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指导教师:陈贻焮教授、葛晓音教授。 1995年9月—2005年8月,于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从事中国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任讲师、副教授。 2005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论著目录: 《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研究》(上、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2月 《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7月 《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台北:商鼎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8月 编著目录: 《陈贻焮集》(与陈瑜合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1月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与沈文凡合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年12月 《陈贻焮文选》(与钱志熙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我们的五院》(与邵燕君、柳春蕊合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与余恕诚合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 《谢朓·庾信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 《千古传世美文·元明卷》(与陈瑜合编),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5月 《禅林象器笺》,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4月 《游侠刺客故事》(与王元军、董理合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3月 计算机软件与电子文献: 《中国古典诗歌声律分析系统4.0》(计算机辅助研究程序),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2011年8月完成,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隋唐五代卷》(电子文献数据库),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2年10月版 参编著作要目: 《简明中国文学史》,方铭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15年6月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隋唐五代卷》,傅璇琮、蒋寅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隋唐五代分册》,傅璇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3月起陆续出版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傅璇琮主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增订编年注释全唐诗》,陈贻焮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公司,2001年5月 《魏晋南北朝文选》,陈贻焮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唐诗观止》,尚永亮主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戴望舒名作欣赏》,孙玉石主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 《隋唐文化史》,赵文润主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 《中国禅诗鉴赏辞典》,王洪、方广锠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散文要目: 《十驾楼词稿·序》,《十驾楼词稿》,程极悦著,北京:西苑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12月 《我在燕园住过的那些地儿》,《筒子楼的故事》,陈平原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宅心仁厚 守正创新——我所认识的孟二冬老师》,《品格——北大教授孟二冬》,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十年师生缘——纪念给我学问和快乐的一新师》,《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葛晓音、钱志熙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桑榆未晚 彩霞满天——记著名国学专家陈贻焮教授》,北京:《博览群书》,1996年第3期 研究生指导方向: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诗学与诗史研究 主讲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主干课,国家级精品课程 齐梁诗歌研究专题,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选修课 隋唐五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选修课 隋唐五代文学文献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选修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2015年度课程建设资助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史专题,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选修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2007年度课程建设资助 唐诗体格律专题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选修课,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2013年度课程建设资助 唐诗研究专题,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生选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新生选修课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读,全校本科生通选课 校外访问讲学: 2016年2月至2016年3月,意大利罗马大学东方学院,高级访问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的研究工作 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承担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2009年12月,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客座教授,讲授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 2008年1月,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客座教授,讲授古代文学研究生课程 2000年4月至2002年3月,日本北陆大学外国语学部,客座教授,承担中国语言与文化教学与研究工作 社科项目: 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承担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诗体格律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正在进行中 2004年6月至2011年8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古代诗歌声律数据库的建立及中近古时期诗歌律化过程研究”,项目负责人,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从1997年12月至2000年12月,承担北京市社科九五重点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项目总负责人:季羡林,张燕瑾,吕薇芬),本人为“隋唐五代卷”子项目承担人,已结项 从1996年6月至1998年12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南北朝中后期至盛唐间诗歌艺术转型与文化转型之关系”,项目负责人,已结项 主要获奖: 科研类: “2013年度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013年9月,北京大学颁发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社会科学)三等奖”,《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个人著作),2013年5月,教育部颁发 “2011年度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011年9月,北京大学颁发 “2010年度北京大学人文杰出青年学者奖”,210年10月,北京大学颁发 2009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颁发 “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三等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集体丛书,张燕瑾、吕薇芬主编),本人撰写《隋唐五代文学研究》,2004年12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菲律宾陈延奎基金会”联合颁发 “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集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张燕瑾、吕薇芬主编,本人撰写《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2002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颁发 “陕西省历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隋唐文化史》(集体编著,赵文润主编),本人撰写《百花齐放的隋唐文苑》,1993年,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 “全国优秀教育图书奖”,《隋唐文化史》(集体编著,赵文润主编),本人撰写《百花齐放的隋唐文苑》,199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 教学类: 第十六届“我爱我师——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慈竹奖”,2011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团委学生会颁发 “2011年度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先进个人”,2011年12月,北京大学颁发 “北京大学第二届网络课程大赛一等奖”,2009年10月,北京大学教务部、工会、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颁发 “2007年度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8年4月,北京市总工会颁发 “2006—2007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7年9月,北京大学颁发 “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文科A组一等奖”,2007年6月,北京市教育工会颁发 “北京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佳演示奖”,2007年6月,北京市教育工会颁发 “2006年度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7年4月,北京市总工会颁发 “北京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演示竞赛人文社科类一等奖”,2007年1月,北京大学教务部颁发 “2003—2004年度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2004年9月,北京大学颁发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