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武立权
  • 所属院校: 安徽农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农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水稻逆境生理与分子机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武立权,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肥东人,现为农学院副院长,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组委员,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教育经历: 1997.9-2001.7安徽农业大学农学农学学士 2001.7-2004.7安徽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农学硕士 2004.7-2007.12安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学博士 2005.3-2007.12浙江大学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2011.2-2014.2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博士后 工作经历: 2004.07-2006.10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助教 2006.11-2008.1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讲师 2008.12-2015.12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栽培教研室主任 2016.01-今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副院长 主讲课程: 作物栽培学总论(本科)、作物栽培学(本科)、农业概论(本科)、作物高产栽培理论(研究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题(研究生)。 教学成果: 1.“三层次、多模块“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 2.“三层次、多模块“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安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2 科研情况: 主要科研项目: 1.农业部行业专项子课题“安徽稻麦生长指标光谱监测技术的示范应用”(2013.1-2017.12)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团队“江淮水稻/小麦肥水料减量化技术”(2013.1-2017.12) 3.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2013.1-2016.12) 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团队“沿淮江淮地区稻麦稳定增产关键技术研究”(2012.1-2015.12) 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团队“两系杂交稻避灾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2012.1-2015.12) 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团队“沿淮地区水稻可持续超高产关键技术研究”(2011.1-2015.12)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团队“皖中单季稻超高产优质品种引进与展示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2013.1-2015.12) 8.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任务团队“安徽沿江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防控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2012-2015) 9.国家科技支撑子课题“沿淮低洼地中低产田稻麦两熟制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1-2011.12) 10.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江淮地区中低产田水稻、小麦生产能力提升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1-2011.12) 11.省自然科学资金“高温干旱互作对中籼稻颖花育性和籽粒品质影响及其调控机理”(2012-2014) 12.省教育厅自然科学资金重点项目“水稻叶色突变体叶绿体发育与基因定位的研究”(2009-2011) 13.省水稻产业体系岗位专家费(2011-2015) 14.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水稻新品种引进与保优栽培技术示范”(2014.1-12) 15.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粳稻新品种引进与保优栽培技术示范”(2013.1-12) 16.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2009.1-12) 17.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稻新品种与轻简化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2010.1-12) 18.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水稻高产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与推广”(2012.1-12) 19.校企合作项目“杂交水稻制种关键技术研究”(2011-2012) 获奖情况: 1.沿淮江淮地区麦茬水稻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1完成人,2015 2.第十六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个人奖,2015 3.稻麦生长指标无损检测与精确诊断技术,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4完成人,2014 4.优质水稻生产主要环节农机农艺结合技术研究,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4完成人,2004 5.淠史杭灌区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3完成人,2008 6.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科技工作者,安徽省科技厅,2007 7.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科技工作者,安徽省科技厅,2008 8.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先进科技工作者,安徽省科技厅,2010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