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黄刚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季风和气候动力学,数值模拟,极端气候,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海气相互作用,模式平台建设,资料比较及其E-science,古气候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招生专业 070601-气象学 招生方向 气候动力学 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影响 海气相互作用 教育背景 2000-09--2001-01 美国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 博士后 1996-09--1999-07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 1994-09--1996-07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硕士 1990-09--1994-07 成都气象学院 学士 工作经历 2016.4-现在,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季风与海气团队负责人 2015.9-现在,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研究员 2015.1-现在,岗位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5.1-现在,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 2013.1-2014.9,兼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淮南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科研 2006.7-2015.1,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RCE-TEA)(原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001.12-2006.7,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999.9-2001.12, 助理研究员,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出访情况: 2019.10,高访美国马里兰大学ESSIC(Earth System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Center) 2018.4,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6.4,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6.1-2016.2, 高访美国IPRC 2015.12, 高访美国UCLA以及UCSD的Scripps海洋研究所 2015.4,澳大利亚哥廷科技大学及澳洲气象局高级访问,并做公众报告 2015.2,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4.3,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3.2,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3.1,高访英国气象局并参加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英国气象局双边合作讨论会,英国 2012.11,高访意大利ICTP并作大会报告 2012.6,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1.11,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课程授课 2011.4,高访澳门地球物理及气象局(SMG)、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 2010.2-2010.5, 高访美国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COLA,NOAA,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2009.8, 高访澳门地球物理及气象局 2009.6, 高访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及圣彼得堡大学和俄罗斯水文气象大学 2007.6-2007.7, 高级访问学者,英国利物浦大学,英国 2005.1-2005.7, 高级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香港 2004.3-2004.6, 高级访问学者,德国Max-Planck气象研究所,汉堡 2000.9-2001.1, 博士后研究,美国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 , 位于美国夏威夷,期间受杨松博士的邀请访问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及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98.4-1998.5, 访问学者,韩国釜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访和参加会议的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韩国、泰国、荷兰、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斯里兰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中国澳门) 专利与奖励 2019年主持申报“印度洋海盆模态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机理”获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待正式发布) 2018年10月14日,被授予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杰出校友 2018年9月,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其指导的姚帅磊博士获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2011年起不参加全国优博的评选); 2018年2月,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证书 2018年1月, “热带印度洋气候模态的海洋动力学机制” 获2017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个人排名第二 (广东省科技厅) 2017年12月,入选国家第三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组部) 2017年6月,获2016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 2017年1月,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6年10月,获北京市民盟组织成立70周年活动,被授予盟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4年10月,获2014年度卢嘉锡优秀导师奖; 2013年11月 获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其指导的屈侠博士获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2011年起不参加全国优博的评选); 2013年10月,获2013年度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 (2年1届); 2012年12月,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创新贡献奖; 2012年11月,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其指导的博士胡开明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从2011年起不参加全国优博的评选); 2012年6月,获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2年6月,获第三届全国青年科学博客大赛单项奖-最佳图片奖; 2012年11月,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2011年11月23日,获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教育贡献奖; 2011年9月,获第12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提名(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推荐); 2010年12月和2013年1月,由于本人领导研制的数值预报系统在多次航天保障中取得重要贡献,西昌卫星中心特发感谢信对本人和团队表示感谢和进一步合作的意愿; 2010年11月,大气科学数据再分析平台的建立(为项目领导者),获中国科学院科研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2010年9月,第7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 2008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奖学金--国际会议项目(全额资助)(科发人教函字[2008]83号); 2005年10月,获第11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二等奖; 2001年1月,获“学笃风正”优秀博士论文奖。该博士论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优秀博士论文并获全国优博提名;博士论文题目为“从区域和全球观点来看东亚夏季风的南北异常活动”;导师:叶笃正院士; 1999年1月,获“学笃风正”全国青年大气科学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文章发表在科学通报,1999年第4期,论文题目为: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指数及其年际变化,作者:黄刚、严中伟, 科学通报, Vol.44, No.4, 421-424, 1999 社会荣誉: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杰出校友(2015-现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杰出校友(2014-现在) **港澳台报告 1. 一个新的东亚夏季风急流指数,黄刚,2016 兩岸气象合作台风暴雨学术研讨会,1月20日-22日,台湾高雄(特邀报告, 30分钟) 2. Orographically Anchored El Nino Effect on Summer Rainfall in Central China, 黄刚,2019两岸台风暴雨及短期气候学术研讨会,2019年1月19日-23日,(特邀报告,30分钟) 教授课程 “气候变化研究最新进展”---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夏季学期的主讲老师和课程组织者(20学时)(2009-2014);该课程每年评分均为优秀; 2“高级环境规划技术理学硕士课程”---香港中文大学的特邀授课老师, (从2011年起-至今);黄刚(15学时);讲课内容:气候变化与城市规划及其数值模拟(Climate change,Urban Planning and their simulations) 3“气候动力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春季学期的授课教师(45学时)(从2015年起-至今);该课程评分优秀。 参与教授课程: 4“热带海洋气候与海气相互作用”讲习班,2014年11月10-21日,报告人:黄刚;讲课内容:印度洋增暖及其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中国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选修课程,3学分) 5“海洋对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讲习班,2016年4月19日,报告人:黄刚;讲课内容:热带海气相互作用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中国兰州, 兰州大学 6“海洋对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讲习班(第二届),2018年4月23日,报告人:黄刚;讲课内容: ENSO对中国地形降水的影响;中国兰州, 兰州大学 7“热带海洋气候与海气相互作用”讲习班,2019年11月18日,报告人:黄刚,讲课内容: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ENSO的响应变化及影响的模拟误差分析;中国广州,中科院南海所 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会议以及讲座情况: 参加了数十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国内重要会议几十次,并作了大会报告(注:参见国际会议论文集);曾应邀多次到美国夏威夷大学及IPRC、马里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澳门地球物理及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河海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原成都气象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南海所、国家气象局气候中心以及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第2和第3研究所、中国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气象中心、福建省气象局、东营气象局以及威海气象局和重庆机场气象台等兄弟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同时辅助北京人大附中初中科学课程设计以及中关村中学地学科普馆以及安徽省叶笃正科普馆等建设设计等。 ​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