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蒋裕强
  • 所属院校: 西南石油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非常规油气地质、储层地质、油气田开发地质所在研究团队目前有教授、副教授、讲师等5人,研究生20余人,研究方向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储层地质以及油气开发地质。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联合开始关注油气地质大数据平台研究。研究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及贵州-广西地区。涉及层位包括从最古老的震旦系-侏罗系、第三系地层。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贵州-广西地区的页岩气地质特征、致密砂岩储层以及碳酸盐岩沉积、储层进行研究。页岩气地质研究地区涉及涪陵焦石坝以及川南长宁-威远地区的...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储层评价实验室主任,苏州纽迈公司低温磁共振多孔介质联合研究室负责人。四川省天然气地质重点实验室专职研究人员,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石油学会沉积储层学组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石油天然气专家组委员、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会员、四川地质协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科技成果国土资源组评审专家,能源行业页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专家。《特种油气藏》、《新疆石油地质》编委,《石油勘探与开发》、《petroleumscience》、《天然气工业》、《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特约审稿专家。长期从事油气地质及油气藏开发地质等教学与研究工作,在非常规油气地质及开发地质交叉学科领域形成研究特色。带领团队形成了微观地质评价-物理模拟-油气藏描述配套技术及稳定的研究队伍。以第一完成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获行业科技进步奖2项。参加国家标准制定1部,在《geologicalJournal》、《SPE》、《AAPG-SEG(Interpretation)》、《石油勘探与开发》等发表论文70余篇,2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论文”和“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主编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高等学校石油天然气规划教材2部、高等学校教材5部,编著实验教材1部、合著专著1部。指导及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50余名,担任本科及研究生《油矿地质学》、《储层地质学》、《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评价》、《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等课程的讲授。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发展、复杂碳酸盐岩气藏高效勘探发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1985.09-1993.03西南石油学院,助教、讲师 1993.08-1997.05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塔中研究室副主任 1997.05-1997.08加拿大Tecnick石油公司,学习(公派) 1997.08-2014.10西南石油大学,讲师,副教授 2014.10-,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代表性成果 1、龙会场复杂构造区二三叠系礁滩气田重大发现及高效勘探配套技术,2015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大中型碳酸盐岩有水气田精细描述与高效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及应用,2014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3、四川盆地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低渗致密砂岩油气富集规律及配套开发技术,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4、中国海相页岩气富集理论、评价技术及应用,2013中国石油与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5、油藏地质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二等奖,2012; 6、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2013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2013年度“领跑者F5000-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7、对大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六段砂岩沉积相的再认识,2014年度“领跑者F5000-中国精品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