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陈再刚
  • 所属院校: 西南交通大学
  • 所属院系: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机械传动系统动力学 (2)车辆系统动力学 (3)故障诊断与信号处理 (4)振动测试与分析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师简介 陈再刚,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于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学士学位,2013年获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0-2012年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公派留学两年,2014年全职引进到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在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MechanicalSystemsandSignalProcessing、VehicleSystemDynamics等国内外权威和知名SCI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3篇ESI高被引论文),EI论文20余篇;SCI论文共被他引近800次,其中SCI他引50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国内外知名同行学者的正面评价和跟踪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第四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优秀奖、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奖;西南交通大学首批“雏鹰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公开任务、四川省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10余项。 教学经历 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0名(其中,6名保送研究生,2名已硕博连读),协助翟婉明院士指导博士生1名,硕士生3名(均已顺利毕业,其中1名继续在欧洲代尔夫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指导研究生发表SCI高水平论文4篇,以及投稿中SCI论文3篇,录用和发表EI论文7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通过研究生培养,为我国相关领域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 通过指导研究生开展具体研究工作,提升学生总结提炼科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其次,让学生积极参与解决企业实际课题的研究工作,给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锻炼机会和条件;最后,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掌握研究领域国际发展状态和趋势,拓展国际视野。 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车齿轮传动系统与轮轨接触非线性耦合振动机理研究(国家级)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杂激扰环境下机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机理与振动特征演变规律研究(国家级)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速重载货运列车安全性评估分析研究(国家级) 4.省部级一般项目,大功率重载机车齿轮传动系统故障振动特征研究(省部级)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局域强信号与位域空间变换的关键传动设备故障预示与诊断方法研究(国家级)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速铁路轨道几何不平顺动力演变机制及其状态识别与控制研究(国家级) 7.校级一般项目,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校级) 专利成果 1.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支撑橡胶刚度的齿轮箱C形支架(专利号:ZL201822237412.3) 2.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橡胶减振器控制系统(专利号:ZL201810064478.9) 3.中国,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车辆车钩力静态标定试验台(专利号:ZL201921111156.1) 4.中国,实用新型,一种刚度可调的橡胶减振器(专利号:ZL201820112515.4) 5.中国,发明专利,基于角域的二十辊轧机振痕监测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310023216.5) 6.中国,发明专利,一体耦合式智能监测轴承(专利号:ZL201010131917.7) 7.中国,发明专利,组合式智能监测轴承(专利号:ZL201010131900.1) 8.中国,发明专利,安装在轴承上的耦合式智能轴承监测装置(专利号:ZL201010131936.X) 软件著作权 1.2019,LGVLSIM铁路机车齿轮传动系统垂—纵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 荣誉与奖励 1.机械传动内激励机理及接触界面动力学理论(省部级,一等奖,2020年) 2.重载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国家级,二等奖,2019年) 3.重载列车与轨道相互作用关键技术及应用(省部级,一等奖,2017年) 4.重庆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省部级,其他,2016年) 5.第四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优秀奖(省部级,其他,2014年) 科研团队 列车与线路研究所(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教授) 列线所是隶属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跨学科研究所,涉及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工程力学、环境振动与噪声等多个学科领域,以动力学仿真分析设计、振动测试评估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前沿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其特色在于将机车车辆、机械动力及传动系统、轨道、桥梁、路基等作为一个整体大系统,综合研究高(快)速列车、重载列车、磁悬浮列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态运行的安全性与平稳性、车辆运行对基础结构的动力作用影响及其引起的环境振动与噪声等相关问题,进而指导设计与生产实践。主要完成的相关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各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各一等奖2项。 招生专业 招生类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专业类型专业方向 博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0204车辆工程学术型02.车辆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2.列车系统动力学 硕士牵引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术型04.机车车辆测控技术及故障诊断 招生要求 欢迎机械、力学、电气、交通运输等相关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加盟研究团队开展相关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工作。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