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任海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所属院系: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恢复生态学和森林生态学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任海,男,1970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植物园主任。曾赴美国和荷兰学习或合作研究。主要从事植被生态恢复研究,发现了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下乡土树种定居限制机理及利用护理植物的解除对策,利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恢复技术集成方法实现了报春苣苔等28种珍稀濒危植物野外种群的生态恢复。现主持有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A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4项。出版有《恢复生态学导论》(科学出版社 2001, 2008)、《Plantations: biodiversity,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restoration》(美国Nova Science Publisher Inc. 2013)等专著3本,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已全部转让)。已培养毕业博士生9名、硕士生12名。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广东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6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1995)、广东省第六届五四青年奖章(2004)、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9)等荣誉6次。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南亚热带退化草坡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保育植物及其保育机理”(编号40871249)。2009-20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编号:2009CB421101)之课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形成机理”之子课题。2009-2013。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南亚热带典型人工林林下乡土树种的定居限制研究”(编号30670370)。2007-2009。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南亚热带退化草坡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保育植物及其保育机理”(编号40871249)。2009-2011。 科技部支撑计划“城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之课题“城区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及应用示范”(编号:2007BAC28B04)。2007-2010。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演替/恢复过程中的生态记忆”(编号31170493)。2012-2015。 获奖及荣誉: 201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一)。 2012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节约型城镇绿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排名第九)。 2010年国家环保科技进步三等奖(乡土植物在珠三角城镇生态绿地构建中的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一)。 2005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球变化与农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排名第二)。 200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主要农情动态监测及快速预报研究,排名第六)。 2002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南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和氮素循环研究,排名第六)。 2000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华南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研究,排名第二)。 1999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森林动态学理论与应用,排名第六)。 199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热带亚热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研究,排名第十)。 1998年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研究,排名第五)。 代表论著: 任海、刘庆、李凌浩、刘占锋.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三版). 科学出版社,2019. 任海、段子渊. 科学植物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17. 任海、张倩媚、王瑞江. 广东珍稀濒危植物园的保护与研究. 中国林业出版出, 2016. Hai Ren ed. Plantations: biodiversity,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restoration.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Inc. 2013. New York. 任海、刘庆、李凌浩. 恢复生态学导论(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2008. 任海. 科学植物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出版社, 2006. 任海、彭少麟. 恢复生态学导论. 科学出版社,2001.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