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教育经历 1. 1990年9月—1994年7月,在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2. 1994年9月—1997年7月,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社会学方向,获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 3. 2001年9月—2007年7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城乡社会学方向,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1997年7月—2004年12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助教、讲师; 2. 2005年1月—2015年12月,担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3. 2016年1月至今,担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其间的其他经历有: 1. 2008年9月—201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 2. 2013年5月—2015年3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社会学系阿瑞基全球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3. 2003年8月—2005年10月,河南省兰考县副县长(挂职); 4. 2005年11月—2007年10月,河南省开封市禹王台区副区长(挂职); 5. 2007年11月—2013年5月,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挂职); 6. 2011年3月—2013年5月,河南省开封市市长助理(挂职)。 主讲课程 本科生:社会学概论,经济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社会学名著导读,现代化与乡村社会; 研究生:农村社会学专题,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 主持科研项目 主要有: 1. 作为国家综合安全基础的乡村治理与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64)子课题主持人,2014-2016。 2. 低碳农业与城乡互助合作制度创新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JS102),2011-2012。 3. 当代中国的农民合作与乡村改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JS60),2009-2010。 4. 后税费时代的县乡关系与乡村治理问题,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08年度“中国深度研究”跨学科学术工作坊项目(IAS-FudanXSGZF08004),2009.1-2009.12。 5. 一个农业大县的社会生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20080440468),2008-2010。 对何慧丽及其参与的新乡村建设媒体报道 关于期刊部分: 1. 贺海峰,何慧丽和兰考乡村建设实验,《决策》,2005年第11期。 2. 黎光寿,“教授卖大米”的城乡互助理想——中国农大副教授何慧丽的乡土实践,《新华社每日电讯》,2006年4月29日;此文同时载于同年《农村经济与科技》第8期。 3. 玛雅,探索“文化本位”的新农村建设——访社会学者何慧丽,《决策与信息(上半月)》,2007年第9期;此文被收录在《战略高度——中国思想界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一书。 4. 贾丽君,何慧丽——行动中的研究者,《中国合作经济》,2008年第9期。 5. 石破,何慧丽:走“野路子”的乡建派,《南风窗》,2008年第8期;此文同时载在《决策探索》(上半月)杂志,2008年17期。 6. 曹晖,农民合作党政必须主导——何慧丽访谈录,《中国老区建设》,2009年第9期。 7. 鄂瑶,博士·县官·农民,《小康》,2011年第6期;此文也载在《中国 社会工作》,2011年第21期。 8. 郑莹,何慧丽的坚守,《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1期。 9. 吴明华,何慧丽:“乡建”行动派,《决策》,2013年第7期。 10. 吴明华,我所做的只是方向和示范意义——对话何慧丽,《决策》,2013 年第7期。 11. 石破,何慧丽10年乡建路,《南风窗》,2013年第7期。 12. 安源等,当代新乡村建设的探路人——访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何慧丽,《中州建设》,2014年第12期。 关于电视报道部分: CCTV-10《人物》栏目:中国现代乡村建设的实践者何慧丽,2006年5月16日。 CCTV新闻频道《社会记录》栏目,2006年2月15 日。 新闻频道《央视论坛》栏目,2006年4月14日。 CCTV-2《财富故事会》栏目,2006年7 月25日。 凤凰卫视《社会能见度》栏目,2006年 10月19日。 CCTV-新闻频道《新闻纪实》栏目专栏报道,2011年5月28日。 此外,还有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等地方省市电视台对何慧丽所从事的乡村建设实验的一些专栏报道。 关于奖励和荣誉 1. 依托试验区的试验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参与者之一,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08年。 2. 农村社会学,主要参与者之一,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10年。 3. 第五届南方农村报•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主办,“十大农村治理创新人物”,2009年。 4.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等单位主办,“秀山特产杯”2010中国合作 经济“年度十大人物奖”,2011年。 5.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网等单位主办,河南省魅力女性“翡翠奖”十大人物,2012年。 6. 依托“市校共建”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基地的小学期实习人才培养机制,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 7. 豫东豫西的新农村建设试验,主持人,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突出贡献奖,2015年。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