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于强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农业资源与环境;气候变化与农业生态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简历: 教育(访问)经历: 1991/09-1994/10,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气候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4/09-1987/06,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硕士学位 1991/09-1994/10,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专业,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6/0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008/09-,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1998/04-2016/06,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先后任禹城综合试验站副站长、栾城(北京)农业生态试验站站长、中科院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6/11-1998/0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4/11-1996/10,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博士后。 1987/07-1991/08,合肥农经学院,教师。 获奖及荣誉: 2002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华夏英才出版基金获得者 2005年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SirFrederickMcMasterFellow 2015年入国家人才项目专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1997-2000中国科学院项目:“作物生产力机理与模型”。 2.1998-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水分运行与区域分异规律”子课题“农田生态系统作物-水分关系”。 3.200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地下水对地面过程的作用及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4.2004-2006主持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植物-大气间湍流输送特征与碳净收支模型”。 5.2005-2006‘Opportunitiestouseclimateinformationtomitigatetheimpactofagricultureontheenvironment’,CSIROMcMasterFellowship 6.2007-2010科技部“863计划”探索导向类项目:“华北平原作物水分过程与产量形成的协同模型”。 7.2008-2010科技部“863计划”探索导向类项目:“华北平原粮食作物生产力和水资源利用分析系统(GIS-ChinaAgrosys)的研发”。 8.2012-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北平原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及其模拟研究”。 9.2012-2013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合作基金项目:“气候变化与波动背景下华北平原作物水-氮交互作用模拟研究”。 10.2013-2016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作物生产系统中水分传输阻力的实验解析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研究”。 11.2013-2014澳中理事会(Australian-ChinaCouncil):“EffectsofExtremeDroughtonCarbonandHydrologicalCyclesofTerrestrialEcosystems.” 12.2013-2015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探索项目(AustralianResearchCouncil,DiscoveryProject):“AustralianSavannaLandscapes:Past,presentandfuture.”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