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黄小荥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
  • 所属院系: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 1.无机-有机杂化金属卤化物基发光材料的研究; 2.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3.离子液体中的无机合成; 4.碱土金属基功能配位聚合物。1.硫属化物、氧卤化物、卤化物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2.新型多孔材料的合成和性能研究3.离子液体中的无机合成4.碱土金属基功能配位聚合物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黄小荥,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在职硕士生,导师卢绍芳研究员;2001年9月起攻读博士学位,专业无机化学,导师李静教授,2006年1月获博士学位;2006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同一学校做博士后。1990年9月至1998年10月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从事结构化学研究。1998年10月至2001年8月做访问学者,2006年11月年回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工作至今,任课题组长。自1990年以来一直从事无机材料化学、固态化学和结构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SCI杂志论文3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包括J.Am.Chem.Soc.第一作者3篇和通讯作者1篇、Angew.Chem.Int.Ed.第一作者1篇和通讯作者4篇(其中1篇为热点论文)、Chem.Sci.通讯作者1篇和Coord.Chem.Rev.通讯作者2篇。SCI收录文章近五年被他引2000余次。获得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7项已授权。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课题,曾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群体、973等项目研究。主要研究成果: 1.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基于II-VI半导体的无机-有机杂化纳米结构。这类化合物具有宽广的带隙可调性、高吸收系数和激子结合能、近乎零热膨胀、发白光、结构高度有序等特性。 2.获得了多个系列具有良好离子交换性能的新型硫属多孔材料。 3.利用离子液体获得了一系列硫属化物半导体量子点材料以及硫属化物多孔材料。 4.利用离子液体获得了一类基于ns2金属离子的杂化发光卤化物材料。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