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汪汉胜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最近的研究兴趣:INSAR监测技术,古今冰川均衡调整与冰川消融,地幔对流、地幔柱与板块构造,地震形变,地表水负荷形变,城市、滑坡、冻土、油气田等的区域性沉降。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84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获应用地球物理学士学位,89年9月于该校获应用地球物理硕士学位。 1999年9月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 2002年12月—2003年06月加拿大Calgary大学高访研究。 2004年11月—2004年12月加拿大Calgary大学合作研究。 2005年01月—2005年02月德国地学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工作经历 84年9月—86年9月湖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员。 89年9月—现在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995年聘为副研究员,2000年聘为研究员,2001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荣誉 2002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2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特等奖 2004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 200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7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评为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先进个人 2009“联合GRACE重力场约束的全球冰后回弹研究”资助 一直从事负荷动力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等资助,取得较好成果:1)提出勒夫数计算、简正模分析和格林函数加速收敛新算法,改善了球对称地球负荷响应的模拟;发展了三维地球有限元算法,可用于研究横向非均匀地球的负荷问题。2)在冰后回弹研究中,揭示地幔粘滞度横向非均匀的显著影响、剪切运动可能存在“流动模式”,指出了不同深度的影响机理,为今后采用和改善横向非均匀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初步估计了横向非均匀的地幔流变结构,给出了多种冰后回弹响应量,对地幔对流研究和环境灾害监测具有重要价值。3)精细地模拟了三峡此类大型水库蓄水激发的多种显著负荷响应,可为地震监测提供精确的改正。对地震位错,在成功解算顾及可压缩性球形场后,给出直至5层模型环形场的解析解,完善了位错响应的模拟;证明稳定的衰减模是环形场模存在的唯一形式,揭示模数量的规律,为环形场简正模数值法分析提供了检验标准。发表国际SCI论文20余篇。 发布模型:1)一套高精度的负荷勒夫数和负荷格林函数,可用于海潮,大气潮和水库蓄水等负荷形变模拟,也可用于GRACE卫星重力监测地表水质量变化(汪汉胜等,1996;汪汉胜,1999);2)一套全球和东亚冰川均衡调整模型,用于冰川均衡对全球或区域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重力场和水质量监测的改正(e.g.,汪汉胜,2009,2010;Wangetal.,2008);3)一套简便球谐展开算法和程序(Wang,Wu,Wang,2006)。欢迎使用。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