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陈涌海
  • 所属院校: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所属院系: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半导体低维结构材料和纳米材料的光学研究;2)半导体偏振调制光谱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反射差分谱、微区应力成像等;3)半导体自旋电子学和圆偏振自旋光电流研究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陈涌海,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990年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于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中科院半导体所从事半导体材料物理研究工作;98年在半导体所获材料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三次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 发展了反射差分光谱技术,揭示了应变自组织生长的物理机制,揭示了界面原子偏析、界面结构和应变对量子阱光学偏振性质的重要影响,提出了测量量子阱激子的各向异性交换分裂、塞曼劈裂以及VCSEL腔模劈裂的新方法,提出了表征衬底材料表面亚损伤和内应力分布的新方法。基于圆偏振光电流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观察到GaN基、GaAs基等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圆偏振自旋光电流效应(CPGE)、反常圆偏振自旋光电流效应、光致反常霍尔效应(AHE)等多种自旋光电流效应。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Phys.Rev.Lett.、NanoLetters、Appl.Phys.Lett.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承担和参加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中远红外及THz量子级联激光器研究”(2016-2021)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非平衡条件下AlGaN基量子结构的外延生长和深紫外发光规律”(2016-2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自旋注入二极管的圆偏振光电流光谱研究”(2016-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圆偏振光激发的反常霍尔效应研究”(2015-2018) 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课题:量子级联材料能带工程设计及性能预测(2012-2017)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课题:量子输运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及其调控(2011-2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半导体量子结构自旋分裂效应及其调控”(2010-2013)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半导体异质结”(2007-2011) 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半导体光电信息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2006-2010,首席科学家)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