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杨卓青
  • 所属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 所属院系: 微纳电子学系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微机电系统(MEMS):微纳传感器与执行器MEMS惯性开关器件、物联网近零功耗振动传感器及其相关应用微纳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MECMPs)微纳柔性传感技术(柔性纤维编织、柔性电子皮肤等)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2018.12~至今,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研究员 2013.12~2018.11,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 2011.11~2013.11,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JSPS博士后特别研究员(JSPS Postdoctoral Fellow) 2010.06~2013.11,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06.04~2010.03,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博士 2003.07~2005.09,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 1999.09 ~2003.07,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 1982年4月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并被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入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3月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目前研究工作主要包括MEMS惯性开关器件、PowerMEMS、封装以及微纳柔性3D集成传感技术。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总装瓶颈项目子课题,教育部装备预研联合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 2011-2013年期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赴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从事博士后(JSPS Postdoctoral Fellow)工作,研究期间利用3D立体曝光技术,成功开发了在微细石英圆管、毛细管、以及柔性纤维表面制作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多层多功能微型传感器技术和柔性单光纤医用内窥镜,同时,结合该研究中心在纳米压印技术上的国际领先优势,完成了能够充分提高信号灵敏度的集成纳米压印的微型MEMS柔性血糖传感器开发,为柔性电子纤维编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申请日本发明专利1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