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吴志伟
  • 所属院校: 江西师范大学
  • 所属院系: 地理与环境学院
  • 职称: 副研究员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空间干扰过程(比如林火、森林病虫蔓延等)发生时空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森林景观结构和功能对空间干扰过程及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3)可持续性森林景观管理模式模拟与构建。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一、个人简介及工作概述 吴志伟,男,198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景观生态学、干扰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具体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空间统计(R语言数据统计与空间分析)和景观模型,在较大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探索气候变化下,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等诱导的景观过程及其变化对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主持或参与97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10余项课题;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担任10余个SCI等专业期刊审稿人;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特邀报告2次;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先后2次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先进工作者”称号。 二、教育经历 2008年09月—2011年07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学位 2005年09月—2008年07月,江西农业大学,硕士学位 2001年09月—2005年07月,江西农业大学,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16年12月—至今,江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2015年03月—2016年03月,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博士后 2011年07月—2016年12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助理、副研究员 三、科研项目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第二课题任务:森林火灾蔓延模拟系统研发,2019/12-2022/11,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虫害干扰对区域尺度森林地上碳储量估算的影响研究,2020/01-2023/12,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火干扰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区域估算研究,2016/01-2019/12,主持; 4.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鄱阳湖流域森林林分特征信息遥感提取,2016/12-2021/12,主持; 5.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江西省森林火点空间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017/01-2019/12,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大兴安岭林火干扰对森林地上碳储量的影响,2013/01-2015/12,已结题,主持; 7.国家973项目子专题:林火干扰对森林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机制,2011-2015,已结题,主持;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火山喷发后的长白山森林演替机制研究,2016/01-2019/12,排名第二;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兴安岭林火干扰植被恢复轨迹及其遥感监测,2015/01-2018/12,排名第二; 10.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火山喷发后的长白山森林景观历史重构,2014/01-2016/12,22万元,已结题,排名第三; 1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专题:长白山森林资源保护与多目标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1-2016.12,已结题,排名第二;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化、林火和采伐对大兴安岭森林与土壤碳储量的长期影响,2014/01-2014/12,已结题,排名第三; 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气候变暖背景下林火干扰对中国北方森林地上碳储量的影响,2014/01-2016/12,已结题,排名第三;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结构与功能动态的调控及其机理,2013/01-2016/12,已结题,排名非前三; 1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大兴安岭林火干扰对森林更新和演替初期NPP的影响,2012/01-2014/12,已结题,排名非前三; 1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复杂地形条件下大光斑激光雷达森林冠层与林下地表高程提取方法研究,2012/01-2014/12,已结题,排名非前三;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东北林区森林可燃物分类研究,2011/01-2013/12,已结题,排名非前三。 主要学术会议 1.2019年4月12-14日,第十四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基于增强回归树模型的江西省森林火灾预测,特邀报告,海口,海南; 2.2019年11月8日—11日,第七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中国森林损失与火灾面积关联分析,口头报告,南京,江苏; 3.2019年12月16日—17日,国家林草局中国林火研讨会议:OverviewofforestfireregimesandeffectsintheGreatXing’anMountains,主旨报告,北京。 4.2018年9月7-10日,喀斯特与山地景观生态学研讨会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理事/委员扩大会议,贵阳,贵州; 5.2018年6月16日-17日,全国森林防火学术研讨会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委会”,南京,江苏; 6.2018年6月1-3日,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火干扰对大兴安岭森林碳储量影响的模拟研究,特邀报告,南昌,江西; 7.July5-10,2015,The9th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Congress,Portland,Oregon,USA; 8.May19-23,2014,InternationalLargeWildlandFiresConference:Social,PoliticalandEcologicalEffects,Missoula,Montana,USA.Oralpresentation:Wu,Z.W.,H.S.He.“DeterminingRelativeContributionsofVegetationandTopographytoBurnSeverityfromLANDSATImagery”; 9.2012年11月1-4日,第7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会议,中国,南京.口头报告:吴志伟,贺红士,梁宇.“FARSITE火行为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 10.August18-23,2011,The8th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Congress,Beijing,China.Oralpresentation:Wu,Z.W.,H.S.He.“DevelopmentofCustomizedFireBehaviorFuelModelsforBorealForestsofNortheasternChina”.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