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姓名:刘伟杰 学位:博士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生科院1号楼110室,QQ:110408216 【主要工作业绩】 先后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 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双创计划” 科技副总;入选江苏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徐州市“十大青年科技奖”;徐州市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三等奖;获得教育部 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教育部 学位论文评审专家:承担木科和研究生课程6.门:指导本科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论文 三等奖!篇、校级和院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8篇;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各级大学生创 新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各级奖项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国家自然 科学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徐州市农业与社 会发展重点研发项目、徐州市科技创新基金及横向项目等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 发表论文30余篇,二区以上14篇;申报发明专利8项;担任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 智库顾问;黑龙江省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院士工作站特聘副教授;CurrentProteomics 杂志(SCI)的执行编辑:AnpalsofBiotechnology杂志编辑:JournalofHazardous materials、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BiotechnologyforBiofuels等30 余杂志审稿人。 【教育与工作背景】 2016.09-至今: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9.10-2019.11:马来西亚拉曼大学(UniversitiTunkuAbdulRahman),交流访问 2013.04-2016.08: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3.08-2014.09: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环境微生物与工程中心,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2012.07-2013.04: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2010.09-2012.0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访问学者 2009.09-2012.06: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7.09-2009.06: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系,提前政读博士学位 2002.09-2006.06: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获奖情况】 1.入选江苏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省级,2019) 2.第四届全国生命科学实验创新大赛《田雁宁)指导教师三等奖(国家级,2019); 3.院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2篇(刘燕、赵薇男》优秀指导教师(2019); 4.江苏师范大学2016-2018聘期考核优秀(2019); 5.获得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生论文三等奖(何晓娜)优秀指导教师(省级,2019); 6.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级,2018); 7.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级,2018); 8.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级,2018) 9.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省级,2018): 10.获得徐州市“十大青年科技奖”(市级,2018); 11.获得徐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市级2018) 12.徐州市发明协会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三等奖(市级,2018): 13.获得教书有人先进个人(2018); 14.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曹梦娇)优秀指导教师(2018); 15.第三届全国生命科学实验创新大赛(赵若菲)指导教师一等奖(国家级,2018); 16.获得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促进奖(2017); 17.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2017); 18.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鼓励奖指导教师(2016); 19.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陆倩)优秀指导教师(2016);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碳源贫乏环境诱导腐败希瓦氏菌形成生物被膜的信号传 递途径,项目主持人,期限:2020.01-2023.12,经费:58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膜蛋白Sipw调控草穿刑杆菌形成固体生物被膜的信 号传递途径研究,项目主持人,期限:2014.1-2016.12.经费:23万元; 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微生物然深剂高产菌株定向育种及其在油藻采收中的 应用,项目主持人,期限:2013.7-2016.6,经费:20万元; 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日,菌株L804转化玉米桔干生产生物絮凝剂并用于微藻 采收,项目主持人,期限:2017.7-2020.6,经费:10万元; 5.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日,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微生物代谢产品,项目主持人, 期限:2018.6-2021.6,经费:30万元 6.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源化利用厨余垃圾生产多糖类生物凝 剂及其应用研究,项目主持人,期限:2018.10-2021.09,经费:4万元; 7.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项目主持人,期限:2018.07-2021.06, 经费:4万元; 8.江苏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主持人,期限:2019.09-2020.12,经费:7.5 万元 9.江苏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SipW调控枯草芽抱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分子机制研 究,项目主持人,期限:2013.12-2015.12,经费:20万元; 10,徐州市科技创新重点研发项目(社会发展),生物絮凝剂高产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 其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项目主持人,期限:2019.07-2021.12,经费:10万元; 11.徐州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农业科技),利用农业桔杆废弃物生产微生物絮凝 剂,项目主持人,期限:2015.12-2017.12,经费:8万元; 12.徐州丰县科技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负 责人,期限:2019.01-2020.12,经费:5万元; 13.科技合作项目(横向),书画文物的微生物学特征研究,项目主持人,期限: 2015.10-2020.12,经费:30万元; 14.科技合作项目(横向),新一代生物揭展剂修复书画文物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项目 【国家发明专利】 1.刘伟杰,郝艳,蒋继宏,刘聪,董振,刘亮。一种从马铃薯渣中提取生物累凝剂的 方法。(已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510972269.0) 2.刘伟杰,蒋继宏,刘聪,赵晨初,陆倩。利用纤维化纤维微细菌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的方法。(已授权,专利授权号:ZL201510272317.5) 3.杨金水,刘伟杰,袁红莉。气水联合虹吸双向反冲洗工艺及装置。(已授权,专利号 ZL200710176757) 4.刘伟杰,郝艳,蒋维宏,刘聪,董震。一种转化花生壳水解物制各微生物絮凝剂的 方法及菌株。(专利号:ZL201610220636.6) 5.刘伟杰,郝艳,蒋维宏,朱爱华,刘红波,刘聪,蒋登山。一种直接转化水稻米膜 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及所用菌株。(专利号:ZL201610999953.2) 6.刘伟杰,韩姗姗,刘聪,孙地,朱静榕,蒋登山。稳杆菌及其转化红薯桔杆生产生 物絮凝剂的应用。(专利申请号:20181081729.1) 7.王世伟,李萌,孙艳梅,刘伟杰,陈慧海,黎永青.韩国芽刑八叠球菌CGMCCNo.5919 应用及脂肽类表面活性素制备方法和组合物。(专利申请号:201711272266.1) 8.貝丽,刘伟杰,刘聪,董振。枯华芽孢杆菌和温度敏感型淀粉酶的生产方法及其应 用。(专利申请号:201710570961.x0 9.刘伟杰,刘燕,徐涛,刘聪,孙地,朱静格,蒋虹,武建一株微杆菌及其在转化 芦菲洁杆水解物制各微生物累疑剂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CN201910479941.0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