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张洁夫
  • 所属院校: 江苏大学
  • 所属院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指导硕、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硕士研究生:遗传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油脂积累与代谢、植物分子生物学、油菜遗传育种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84年9月-1988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专业,学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99年9月-2007年6月,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 教学及研究经历: 1988年8月-至今,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人员。 2005年9月-2006年9月,加拿大Manitoba大学作物科学系,访问学者。 2008年8月-2009年7月,加拿大Manitoba大学作物科学系,博士后。 【科研项目】 在研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下游及黄淮油菜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新品种培育,2018YFD0100600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冬油菜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CARS-12 结题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长江下游油菜丰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2010BAD01B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菜无花瓣性状主效QTLqAP8的精细定位与候选基因克隆,31371660 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油菜机械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SXGC(2015)088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适合轻简栽培的高油油菜新品种选育,CX(13)2023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优质、高产、抗病、高油油菜新品种选育,BE2013435 【科研成果及奖励】 科研获奖: 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机理与新品种选育,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 重要作物病原菌抗药性机制及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8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号,2001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6 油菜菌核病菌抗药性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200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 油菜抗菌核病种质创新与利用,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 油菜种质资源种子休眠特性及应用技术,1996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5 甘蓝型油菜MICMS胞质双低不育系宁A6的选育及利用,199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6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宁杂1号成果转化,2003年江苏省成果转化三等奖,第5 【所获专利】 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种质选育技术,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4101518.1 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的选育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94101559.9 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65586.6 一种黄籽甘蓝型油菜种质的创建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210417.7 低剂量60Co-γ射线处理油菜萌动种子创建高油酸新种质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513722.9 一种油菜多目标性状的快速聚合育种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10097939.0 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甘蓝型油菜突变基因及其应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232607.4 转基因高油酸油菜W-4事件外源插入左边界旁侧序列及应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010513697.4 一种检测甘蓝型油菜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基因的分子标记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291068.0 一种甘蓝型油菜抗磺酰脲类除草剂基因及其应用,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111739.5 一种易整理纸质种子贮藏袋的制作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1510199169.9 食品包装袋(脱水油菜苔),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730145640.6 【在读硕、博士人数】 硕士:2人 【已毕业硕、博士人数】 硕士:5人,博士:1人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86 191 9534 4490。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