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施蕴曦
  • 所属院校: 江苏大学
  • 所属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控制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先进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2007.09~2011.06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 工学学士 2011.09~2014.06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动力机械及工程 工学硕士 2014.09~2017.06 江苏大学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工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7年9月~至今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讲师 2017年12月~至今 江苏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主 讲 课 程 汽车发动机最新技术与发展动态,内燃机中的气体流动 科 研 项 目 1. NTP低温再生DPF过程中颗粒物演化规律及温度自洽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6085),2019.01-2021.12,主持。 2. NTP剥除DPF孔道内颗粒沉积物的作用机理及高效再生机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2175),2018.10-2020.02,主持。 3. DPF工作过程中的颗粒物沉积演化规律及性能参数优化研究,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18K101C),2018.09-2020.08,主持。 4. 江苏省 “双创计划 ”双创博士资助项目,2019.07-2022.06,主持。 5. 江苏大学青年英才科研资助项目,2018.01-2021.12,主持。 6. 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计划,2019.09-2021.08,主持。 7. NTP技术再生柴油机微粒捕集器的方法及机理研究,江苏省高校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KYLX15_1070),2015.08-2016.10,主持。 8. 基于INTP的DPF低温再生及残留灰分影响的机理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51676089), 2017.01-2020.12,排名第四。 9. 柴油机排气余热发电与SCR系统能量耦合机制研究,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18KJA470001),2018.09-2021.08,排名第二。 科研成果及奖励 1. 施蕴曦(3/5),NTP技术低温再生柴油机DPF的研究与应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 2. 施蕴曦(3/5),NTP技术处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及低温再生DPF,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7。 所 获 专 利 1. 一种基于NTP技术的DPF再生装置及再生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01510300592.3.授权。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