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江浩斌
  • 所属院校: 江苏大学
  • 所属院系: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1)车辆动力学理论与控制技术 (2)智能车辆仿人驾驶技术 (3)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与电池技术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 1991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农机化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6月,江苏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5年10月-1996年10月,在日本国立三重大学生物资源学部动力能源研究室从事车辆地面力学和履带车辆转向动力学研究;2000年6月,江苏理工大学车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4月至今,在江苏理工大学农机学院、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担任汽拖教研室副主任、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交通运输系副主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等职务,现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车辆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江苏省新能源汽车运行智能化技术工程实验室主任。 主 讲 课 程 博士研究生:《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前沿讲座》、《车辆控制技术》 硕士研究生:《载运工具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本科生:《车辆新技术》、《车辆工程专业导论》、《道路与交通概论》 科 研 项 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AS 模型的智能汽车仿人转向操纵机理与协调控制,2017-2020年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按需功率匹配的重型车辆E-ECHPS节能机理与协调控制研究,2013-2016年 (3)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电动汽车分布式驱动系统匹配与控制关键技术研发,2017-2020年 (4)江苏省高校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智能电动汽车仿人转向操纵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2016-2019年 (5)国家“863计划”项目:长安全新结构纯电动车研发-子课题“基于伺服控制系统的电动助力转向技术”,2011-2013年 (6)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智能随速电液阀控型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与产业化,2015-2018年 (7)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智能泊车与EPS集成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开发,2012-2014年 (8)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具有行程关联变刚度特性的新型半主动悬架研究与应用;2011-2014年 (9)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无刷电机驱动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发及产业化;2010-2013年 (10)江苏省高校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兼顾操控与节能的中重型商用车转向系统电控技术研究;2011-2014年 (11)江苏省发改委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基于车联网的车辆运行安全主动防控信息交互系统;2013-2015年 (12)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电控液压动力转向器开发,2016-2019年 (13)企业委托开发项目:重型商用车电控混合动力转向系统开发,2018-2020 (14)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全自动泊车系统开发,2016-2019年 (15)企业委托开发项目:自主代客泊车系统开发,2019-2021年 (16)企业委托开发项目:重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开发,2018-2020年 科研成果及奖励 获奖成果: (1) 2005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车辆半主动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2) 2008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一等奖:车辆悬架及其电子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理论、技术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3) 200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车辆半主动悬架控制及可调阻尼减振器设计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4) 2010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5) 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6) 2012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乘用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7) 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车辆空气悬架及其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四完成人; (8) 201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脆弱器件及系统抗恶劣冲击并兼顾减振防护设计策略研究,第四完成人; (9)2015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究与应用,第二完成人. (10)2016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高效磁悬浮电机系统及非线性控制技术,第二完成人 (11)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第一完成人 (12)2017年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技术进步二等奖:车辆液压转向器及其电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完成人 学术荣誉: (1)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2)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对象 (4)第十二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所 获 专 利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1、摆动气缸驱动阻尼可调式减振器,ZL 200810019628.0 2、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及控制方法,ZL 201010592313.2 3、刚度和阻尼联动可控的同轴一体式空气弹簧减振器,ZL 201110115237.0 4、自动泊车系统的初始寻库偏差校正方法,ZL 201210081017.5 5、一种防止误踩油门的自动控制系统,ZL 201210489771.2 6、智能泊车与EPS集成控制系统,ZL 201310050098.7 7、汽车EPS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及其实现方法,ZL 201210592022.2 7、分体式电磁耦合离合器及以其作动力的电控液压转向系统,ZL 201310559212.9 8、一种带有安全监测的辅助泊车系统及其方法,ZL 201310441185.5 9、基于BDS的交通事故信息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ZL 201310480979.2 10、一种基于激光引导的停车场内车辆引导装置及引导方法,ZL 201310726517.4 11、一种安全切换泊车模式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ZL 201310726553.0 12、一种自动泊车系统的多智能体优化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ZL 201310726485.8 13、基于EPS的自动转向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ZL 201410277003.X 14、一种高速公路安全通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ZL 201410441504.7 15、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的风力发电装置,ZL 201410306071.4 16、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机汽车垂直自动泊车系统及方法,ZL 201410493405.3 17、基于指纹密钥加密技术的汽车防盗方法和防盗系统,ZL 201410239545.8 18、一种狭小垂直车位场景智能识别与泊车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ZL 201510032312.5 19、一种自动泊车过程中车身航向角的计算系统及方法,ZL 201510040619.X 20、一种电磁转差离合器断电保护与故障提示系统及方法,ZL 201510110015.8 21、一种基于分层协调的分布式驱动汽车控制系统及方法,ZL 201510439147.5 22、一种自动泊车系统的泊车位探测装置及方法,ZL 201410836926.4 23、一种驾驶员激进驾驶状态的识别方法,ZL 201510966927.5 24、基于转速估计的电磁转差离合器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方法,ZL 201510494363.X 25、一种电动汽车迎面气流能量回收装置,ZL 201510072127.9 26、一种车辆碰撞风险算法及事故预警方法,ZL 201610031491.5 27、一种倾斜车位探测装置及方法,ZL 201610141766.0 28、一种独立悬架及应用该悬架抬升底盘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和方法,ZL 201610319705.9 29、一种永磁转差离合器及其自适应非奇异终端滑模转速控制方法,ZL 201610101728.2 30、一种电液比例阀阀芯位移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方法,ZL 201610170063.0 31、一种基于悬架振动能量回收的自动刹车系统及其刹车方法,ZL 201610392364.8 32、一种基于混杂理论的人机共驾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控制方法,ZL 201610839790.1 33、一种高速状态下车辆紧急变道避撞的控制方法,ZL 201610878859.1 34、一种无人驾驶汽车车位规划方法,ZL 201610181503.2 35、纯电动汽车前舱减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ZL 201610899396.7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