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讲授课程: 地学仪器、智能仪器、虚拟仪器 教育经历: 1996.11-1997.5: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89.10-1990.10:英国莱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1989.3-1989.7:北京语言学院出国培训部,英语学习 1984.7-1987.6: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 1978.3-1982.1: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士 工作经历: 2009.11 -现在: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5.6- 现在: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2003.11- 现在: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2.11- 现在:吉林省测控仪器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02.3- 现在:吉林大学智能仪器与测控技术研究所所长 1997.3- 现在:国土资源部地球探测技术及仪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5- 2005.6: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 2000.4- 2001.5: 吉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1997.5- 2000.4:长春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首席教授(1999-2000) 1992.11-1997.5:长春地质学院仪器系,教授(1992),系主任(1993),博士生导师 (1995) 1982.1-1992.11:长春地质学院仪器系,助教,讲师(1987),副教授(1991),副系主任(1991) 1994.11- 1994.12:俄罗斯全俄勘探物理研究所,技术考察 1991.8- 1991.11:英国莱斯特大学和医院,访问教授 研究生教育: 已毕业博士:易晓峰,张江涛,万 玲,王 远,蒋川东,张文秀,陈曙东,关姗姗,庞莉莉,王俊秋,焦 健,陈曙东,王世隆,徐洋诚,王 艳,徐汶东,尚新磊,周逢道,李 虹,别红霞,张子三,陈祖斌,程德福,孙 明,朱凯光,蒋忠进,嵇艳鞠,赵洪伟,王智宏,孙淑琴,姜 弢,谢宣松,范永开,周志恒,李 慧,张林行,张 青,随阳轶,占细雄,张军团,荣亮亮,孙峰,李肃义,刘长胜 已毕业硕士:秦瑞杰,张淑艳,王小平,朱宝龙,时 斌, 马 利,李海英,黄科涛,王淑玲,叶 昀,王 忠,黄泽建,王 艳,胡 安,吴国强,刘俊华,陈鹏程,周国华,张晓华,吴忠杰,李晓旭,朱 虹,邵 雷,韦建荣,朱振悦,卜 茉,渠姗姗,徐立忠,付伟,张文秀,李雪涛,王 彬,曹学峰,孟慧,陈健,张赫,付磊,曹双兰,李 光,吴海超,慧 芳,史文龙,吴 勇 等 出站博士后:秦胜伍,杨大鹏,林婷婷,辛 毅,范铁虎,仲志成,叶育鑫,张志成 在站博士后:吕 昊,冯彩慧 科研项目: 在研科研项目 1.林君 等,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2011YQ030133):灾害水源(矿井/隧道)直接探测仪器装备研制与应用,2011-2015 2.林君 等,国家深部探测专项(201011081):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研制,2013-2015 3.林君 等,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2ZDGG003):空地电磁探测技术研究,2012-2015 4.林君,隧道水害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合探测解释方法研究(20130061110068),博士点基金,2014-2016 5.林君 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4091):艇基半航空电磁探测运动噪声的产生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2015-2018 已完成科研项目 1.林君 等,国家深部探测专项(201011081):无缆自定位地震勘探系统研制,2010-2012,2014年12月专题通过验收,2015年1月20日在北京通过课题验收 2.林君 等,乌海煤矿奥灰水综合探测技术研究,2013-2014,2014年通过验收 3.林君 等,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2010-2013,2013年7月和10月通过科技部验收 4.林君 等,吉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71126):吉林省地球探测仪器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07-2015 5.林君 等,科技部创新方法研究项目(2010IM031500):西南复杂地貌地下水探查方法技术与实验研究,2010-2012,2013年9月北京科技部组织验收 6.陈斌,林君,周逢道等,国家十一五863重大项目课题(20060106A2005):吊舱式时间域直升机航空电磁勘查系统开发集成,2006-2010,2012年8月在北京通过验收 7.国家十一五863重点项目:金属矿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装备(2007AA060801),2007-2010,项目建议人,2012年8月在长春通过验收 8.林君,武子玉,朱凯光,李振峰 等,吉林省高新技术重大项目(20076002):井地网络化动态检测系统,2007-2009,2011年11月在长春通过鉴定 9.林君,王应吉,段清明,孙淑琴 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课题(2006BAK03A23):核磁共振找水仪的研制与开发,2006-2009,2010年8月在长春通过验收 10.林君,刘国兴 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40727002):大深度(500-1500米)分布式电磁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研究,2008-2010,2011年2月在北京通过验收 11.林君 等,博士点基金项目(20060183027):可控震源地震波束定向方法与实验研究,2006-2008,2009年提交验收报告 12.林君 等,吉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071126):吉林省地球探测仪器装备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007-2009,2010年通过评估并继续建设 13.林君等,辽河油田横向科研项目:网络化井地多参数电测量系统,2007-2009,2009年提交用户使用 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基金项目(40127003):浅层高分辨全程瞬变电磁探测系统(ATTEM)及关键技术研究,2002-2004,负责,2005年在北京通过验收 15.十五863信息技术领域前沿探索性课题:城市地下探测的相控震源地震成像技术 (2002AA135240),2002-2004,负责,2005年在北京通过验收 16.十五863海洋与环境领域前沿探索性课题: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2002AA615030), 2002-2004,负责,2005年在青岛通过验收 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4045):近区磁源阵列瞬变电磁探测与实验研究,2001-2003,负责人,2004年完成并在北京进行了答辩 18.孙淑琴,林君 等,教育部重点项目(106060):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及仪器研究,2006-2007,2009年提交验收报告 19.吉林省科研项目:虚拟仪器与虚拟实验室平台软件开发,2003-2004,负责,2004和2005年两次鉴定并通过验收 20.国土资源部十五科技项目: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装备与方法研究,2001-2003,负责,2004年完成 2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便携式红外光谱矿物分析仪与应用研究,1999-2003,2003年11月验收鉴定 2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金属矿地震勘探基础理论、特殊采集与特殊处理方法研究,2001-2003,2003年完成 23.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不接触电极探测系统基础研究,2000-2002,负责人之一,2003年验收 24.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子专题(2001BA609A-06-1-1):强场源瞬变电磁技术完善与升级,2001-2003,负责,2003年验收 25.国土资源部科研项目:混场源电磁探测与网络化仪器研究,2000-2003,负责人之一,2003年验收 26.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20002010002136):金属矿地震野外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改进研究,2000-2001,负责人,2002年验收 27.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20002010002196):轻便面积性时间域TEM电法仪器的完善及示范,2000-2001,负责人,2002年验收 28.国家九五科技攻关专题(96-914-04-01):复杂条件下固体矿产地震勘查技术与方法研究,1996-2000年,负责人,2001年1月通过验收 29.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甚早期时间域电磁探测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1999-2001,负责人,2001年结题 30.地矿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9505105,同步测量技术研究及其在电法勘探中的应用,1996-1998,负责人,1999年12月完成结题,2000年12月通过国土资源部鉴定 31.地矿部重点科研项目:8505116,轻便高频可控震源研制,1995-1998,负责人,1999年通过验收,2000年12月通过国土资源部鉴定 32.国家八六三攻关计划子课题(820-03-04-03-01):海底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畸变校正研究,1998-2000,10万元,负责人,2000年11月通过验收 33.地调局大调查项目:可控震源野外实验对比研究,1999-2000,负责人之一,2000年通过验收 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674232):可控震源-大地作用耦合模型研究与噪声衰减控制,1997.01-1999.12,负责人,1999年12月完成结题 35.地矿部跨世纪人才基金: 高频电磁法在工程与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1997-1999,负责人,1999年12月完成结题 36.国际合作项目(外国专家局资助):金属矿地震勘查技术,1998-1999,负责人,1999年12月完成结题 37.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高温超导磁梯度仪可行性与实现技术研究,1993-1995,负责人之一,1996年结题 3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374232):微机地学仪器的模块化、标准化研究与应用,1994.01-1996.12,负责人,1996年12月完成结题 39.地质行业发展基金:DSP技术在野外现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1992-1994,负责人,1995年结题 40.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野外现场FFT数据处理系统研制,1987-1989,负责人,1991年鉴定 获奖情况: 1.林君,嵇艳鞠,王言章,周逢道,刘长胜,于生宝,地、空协同时频电磁探测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4 2.林君,段清明,王应吉,陈祖斌,于生宝,嵇艳鞠,地下水核磁共振与波场联合成像关键技术,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 3.林君、段清明、王应吉、王中兴、孙淑琴、荣亮亮,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其方法(200610017226.8),第14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2 4.林君,王言章,周逢道,刘长胜,于生宝,嵇艳鞠,地、空协同电磁探测关键技术及应用,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 5.林君,蒋川东,易晓峰,段清明,王应吉,孙淑琴,尚新磊,林婷婷,田宝凤,范铁虎,秦胜伍,余国友,王世隆,许洋铖,万玲,复杂地质条件地下水磁共振探测技术与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6.林君,陈祖斌,于生宝 等,近地表弹性波地下目标探测成像系统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 7.朱凯光,林君 等,油气田注水与压裂开发的井地电磁联合监测技术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 8.段清明、林君、尚新磊、王应吉、孙淑琴、魏永富、赵一平,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器研制转化及应用,201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2012.12 9.林君 等,JLMRS系列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第13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新产品奖,(组委会),2011.11 10.林君 等,核磁共振找水仪研制与开发,201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中国地质学会,2011 11.林君,段清明,王应吉,王中兴,孙淑琴,荣亮亮,蒋川东,尚新磊,易晓峰,魏永富,李海生,赵义平,周志恒,田宝凤,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2010 12.林君,段清明,王应吉,王中兴,孙淑琴,荣亮亮,蒋川东,尚新磊,易晓峰,魏永富,李海生,赵义平,周志恒,田宝凤,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仪研制与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 13.林君,周逢道,于生宝 等,浅层全程瞬变电磁探测仪器及应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 14.程德福,林君,于生宝 等,GPS同步瞬变电磁仪及其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15.林君,占细雄,王智宏,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仪,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 16.林君,陈祖斌,于生宝 等,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激振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 17.林君,刘福春 等,野外现场FFT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93 18.张晓培,林君 等,SWVR-2000智能综合工程探测仪,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90 19.林君 等,静力触探微机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9 20.项久富,汤素英,林君,51/98单片机开发系统,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 教学成果获奖: 1.陈岗、付景川、胡亮、高淑贞、林君、滕利荣、付坤,学科综合与研究环境下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2.林君,程德福,林君 程德福 凌振宝 王言章 千承辉 邱增凯,仪器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个性化培养体系的创建,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 3.林君,程德福,王君,凌振宝,张秉仁,科研引领教学,不断提升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水平,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4.林君,谢宣松,范永开,随阳轶,虚拟仪器原理及应用,2007,吉林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5.林君,程德福,王君,凌振宝 等,仪器仪表系列主干课程与实验教学建设,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 6.林君,程德福 等,地学仪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验教学建设,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7 专利情况: 1.林君;周海根;刘长胜;周逢道;史志辉;刘立超;薛开昶;孙彩堂;曾新森; 人工场源频率域全梯度电磁测量方法,申请号¬: CN201410123468 2.林君;曲永星;林婷婷;蒋川东;万玲;杜官峰;陈武强;蔡昕; 四通道核磁共振信号全波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申请号¬: CN201410103675 3.林君;周海根;薛开昶;周逢道;王爽; 三环并联控制的电性源发射机及控制方法,申请号¬: CN201410060259 4.林君;周海根;薛开昶;周逢道;刘长胜; 具有自适应假负载的电性源发射机装置及控制方法,申请号¬: CN201310751222 5.林君;贾正森;朱凯光;陈祖斌;李振峰;薛开昶;吴海超;张怀柱;任广安; 无缆井地电法与微地震联用系统及测试方法,申请号:CN201310552050,2014.2.5 6.杨泓渊;林君;张怀柱;郑凡;陈祖斌;张林行; 多种类型地震震源兼容同步装置及同步方法,申请号:CN201310566117, 2014.2.26 7.林君,薛开昶,范鹏,周逢道,刘长胜,阵列式频率域电磁探测系统数据质量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申请号: 201310442803 8.林君 史文龙 林婷婷 田宝凤 蒋川东,2D/3D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野外工作方法,申请号: 201210544536.0 9.林君 佟训乾 陈祖斌 孙锋,冲击夯可控震源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申请号:201210352204.2 10.林君 贾正森 邱春玲 朱凯光 王佳 李雪涛 李亭亭 李振峰 石龙龙 ,基于zigbee的无线井地伪随机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专利号:201210284837.4,2014.10.10 11.姜弢 杨志超 林君 徐学纯 贾海青,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 专利号:201210126899.2 2014.5.7 12.孙淑琴;林君;王应吉;慧芳;蒋川东;田宝凤;庞博,多指数拟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信号弛豫时间谱提取方法,专利号:201110267854.2,2013.3.27 13.林君;薛开昶;周逢道;于生宝;吴勇;刘长胜,电流脉冲上升沿和下降沿加速装置及加速方法,专利号:201110310177.8,2014.4.2 14.林君;薛开昶;周逢道;于生宝;吴勇;刘长胜,多功能电流脉冲发射机及控制方法,专利号:201110310151.3,2014.2.19 15.林君;王忠仁;高健;刘瑞;陈卫,脉冲编码可控震源的多维匹配冲击方法,专利号:201110329896.4,2013.6.26 16.王忠仁;林君;高健;杨红东;刘瑞,脉冲编码可控震源,专利号:201110335002.2,2013.6.19 17.王忠仁;高健;林君;刘瑞;陈卫,可控震源匹配扫描方法,专利号:201110329910.0,2013.6.19 18.王言章;王世隆;林君;随阳轶,时间域航空电磁法一次场自抵消装置,专利号:201110041658.3,2013.7.17 19.段清明;蒋川东;林君;李姗姗;易晓峰;田宝凤,核磁共振堤坝渗漏隐患探测仪及探测方法,专利号: 201110039905.6,,2013.8.7 20.陈祖斌;杨泓渊;林君;张林行;张怀柱,无缆地震仪多冗余同步数据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专利号: 201110048931.5,2013.5.8 21.林君;张文秀;周逢道;王艳;薛开昶;刘长胜;徐汶东;陈健,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测深装置及测量方法,专利号: 201110048306.0,2012.7.25 22.王应吉;林君;孙淑琴;蒋川东;王建鹏;庞博;张哲,核磁共振差分探测坑道突水超前预测装置及探测方法,专利号: 201110133921.1,2013.5.1 23.王应吉;林君;孙淑琴;蒋川东;庞博;王建鹏,隧道突水超前预测装置及预测方法,专利号:201110107100.0,2012.10.24 24.陈祖斌;郑凡;张林行;林君;张怀柱;杨泓渊 ,基于可控震源的无缆地震仪触发时标快速定位方法,专利号: 201110078176.5,2013.8.3 25.嵇艳鞠; 林君; 王远; 许洋铖; 曹婧华; 王言章; 符磊; 田培培,时间域地空电磁探测系统及标定方法,专利号:201010573168.3,2013.10.23 26.林君; 尚新磊; 张哲; 段清明; 王应吉; 王健鹏,收发天线分离式核磁共振找水装置及找水方法,专利号:201010576048.9,2012.10.10 27.李肃义; 刘光达; 林君; 李坤; 杨美玲; 尹炳琪; 李飞,基于链码算法的蓝牙计步器, 专利号: 201010532969.5,2012.12.26 28.易晓峰;林君;段清明;田宝凤;蒋川东;樊伟;曹桂欣,对前方水体超前探测的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专利号:201010576043.6,2012.10.10 29.田宝凤;段清明;林君;蒋川东;易晓峰;郝荟萃;李鹏飞;万琦,带有参考线圈的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系统及探测方法,专利号:201010537465.2,2013.5.1 30.林君;张文秀;刘长胜;陈健;周逢道;王艳;徐汶东;薛开昶,分布式多参数深部电磁断面成像系统及测量方法,专利号:201010596870.1,2013.6.12 31.王艳;林君;周逢道;刘长胜;张文秀;陈健,环阵列组合固体不极化电极,专利号:201010163540.3,2012.5.9 32.于生宝;林君;周逢道;齐林;赵阅群,磁性源电磁法发射电流分段控制电路,专利号:201010131897.3,2012.5.30 33.张林行;林君;陈祖斌,基于多跳以太网架构的遥测地震数据传输方法,专利号:200910067368.9,2010.7.20 34.姜 弢;林 君,基于单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勘探方法,专利号:200810051062.X, 2010.8.18 35.姜 弢;林 君,单震源定向照明地震信号合成方法,专利号:200810050992.3, 2010.7.21 36.陈祖斌;林 君;张林行;孙 锋,海洋电磁式浅层地震可控震源系统,专利号:200810050779.2,2010.10.20 37.林君,荣亮亮,段清明,王中兴,王应吉,尚新磊,李晓朋,IGBT桥路及驱动保护电路检测装置,专利号:200810051520.X,2010.12.08 38.陈祖斌;林 君;张林行;孙 锋,海洋组合可控震源短时分段扫描方法,专利号:200810050604.1,2011.1.12 39.林 君;荣亮亮;王中兴;王应吉;段清明;贾晓晨,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仪器系统检测、标定装置及检测方法,专利号:200810050579.7,2010.1.13 40.王应吉;林 君;段清明;孙淑琴;田宝凤;荣亮亮;王中兴,弱信号检测仪器中有用信号频带内工频谐波干扰抑制电路,专利号:200810050580.X,2009.11.25 41.林君,段清明,王应吉,王中兴,孙淑琴,荣亮亮,核磁共振与瞬变电磁联用仪及其方法,专利号:200610017226.8,2009.6.3 42.林君,范永开,谢宣松,虚拟仪器软件自动生成方法,专利号:200610016779.1,2009.5.6 43.林君;周国华;李慧;周逢道;王艳,刘长胜;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发射装置,专利号:200510017258.0,2009.1.21 44.林君;陈祖斌;陈鹏程;姜弢;张林行;李晓旭;相控可控震源地震系统,专利号:200410010711.3,2006.1.18 45.林君;陈祖斌;陈鹏程;姜弢;张林行;李晓旭;相控阵地震勘探方法,专利号:200410010712.8,2005.9.28 46.林君;占细雄;王智宏;便携式近红外光谱矿物分析仪,专利号:03127633.4, 2005.6.15 47.林君;于生宝;段清明;王淑玲;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同步控制器,专利号:01128148.0, 2004.3.17 48.林君;陈祖斌;于生宝;张子三;梁铁成;大功率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专利号:01128147.2, 2004.7.21 49.王 君;程德福;凌振宝;林 君, 磁分量传感器,专利号: 200510017143.4, 2007.1.10 个人荣誉: 全国优秀教师(1989) 国务院特殊津贴(1992) 吉林英才(1993) 全国地矿系统先进工作者(劳模,1995) 地矿部首批跨世纪人才(1996) 长春市优秀共产党员(1997)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 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 吉林省首批和第二批省管优秀专家(1998,2002)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20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先进工作者(2004) 吉林省首批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2004) 吉林省首批和第二批高级专家(2005,2008) 吉林省教学名师(2008)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2008) 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9) 《智能仪器》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2009) 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带头人(2010) “仪器专业系列课程与创新实践”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2010) 吉林省IT行业杰出贡献奖(2010)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带头人(2010) 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带头人(2010) 吉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标兵(2011) 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 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2011)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