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教育经历: 1988.8-1992.7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软件专业,获工学学士; 1995.7-1998.4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 2002.8-2006.6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获工学博士 2008.9-2009.9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92.7-1995.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实习员 1998.4-1999.4 长春邮电学院 助教 1999.4-2004.12 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 讲师 2004.12-2010.9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08.9-2009.9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后研究 2010.3-至今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10.9-至今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教授 研究生教育: 毕业硕士研究生: 1. 闫靓 2008届 《可控震源地震数据处理速度分析及动校正算法研究》 2. 刘畅 2009届 《定向照明地震数据合成的仿真算法设计与实现》 3. 林东姝 2012届 《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太阳帆板驱动机构轴承跑合系统研究》 4. 冯博 2013届《相控震源系统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5. 宋健 2014届《地球勘探仪器比对信息共享系统》 6. 姚恩超 2014届 《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畸变分析与控制》 7. 宋健 2015届《余弦振幅加权定向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8. 陈振振 2016届 《基于多元地学信息的三维地质建模及综合演示系统》 9. 马瑞琪 2016届 《电磁式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与广义预测控制方法》 10. 邹艳艳 2017届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角度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11. 汪彦龙 2018届 《基于PCA最优阶数的并行震源数据噪声压制方法研究》 毕业博士研究生: 1. 葛利华 2014届《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2. 杨志超 2015届《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3. 贾海青 2016届《时域地震多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在读硕士研究生: 周琪 2017级 郑晶涵 2018级 王鑫 2018级 在读博士研究生 张莉 2014级 岳永高 2015级 王京椰 2017级 晁云峰 2018级 科研项目: 承担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1)承担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子课题“野外实验与示范基地综合地质模型与三维展示”(201311197-2),50万元,国家公益性项目,2013.1—2016.12,运行; (2)承担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子课题“深部探测仪器装备野外测试方法与比对研究 ”(20101183-1-3),200万元,国家公益性项目,2010.8——2014.12,结题; (3)承担2011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的多波束处理方法研究”(20110061110053,博导类,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2万元,2012.1——2014.12,运行; (4)承担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8汶川地震远程诱发地震研究”,4万元,2011.10——2014.12,运行; (5)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单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技术研究》(40674096),2007-2009,45万元,已结题; (6)承担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发明专利种子基金项目)《单震源定向照明地震信号合成方法》,2010-2011,0.5万元,结题 (7)承担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发明专利种子基金项目)《基于单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勘探方法》,2010-2011,0.5万元,结题 (8)承担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种子基金项目)《基于并行采集的可控震源伪随机及错频扫描方法研究》,2011-2012,2万元,在研 (9)参加完成国家“863”项目《城镇地下信息探测可控震源地震成像技术》(2002AA135240 ),2002-2005,60万元,已结题; (10)参加国家“863”项目《海洋电磁式地震可控震源关键技术研究》(2006AA09Z335),2006-2009,84万元,2010年4月结题; (11)参加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可控震源相控阵地震波场模拟与实验研究》(20040118),2004-2006,10万元,已结题。 (12)承担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电磁式可控震源大深度探测关键技术研究》,2009-2011, 5万元(200903360),结题 获奖情况: (1)“油气地震勘探消噪理论与技术系统” 2011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全部排名:李月、杨宝俊、姜弢、林洪波、马海涛、邓小英、姚贵锦、袁野、褚海婷、吴宁、聂鹏飞、田雅男、钟铁)第3名 (2)“近地表弹性波地下目标探测成像系统及应用”,于2003年07月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林君、陈祖斌、于生宝、张林行、张子三、孙明、高游、蒋忠进、刘焕江、梁铁成、庄娟、嵇艳鞠、姜弢、陈鹏程、刘俊华)第13名 专利情况: 获得33项专利,其中3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 [1]姜弢,汪彦龙.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并行震源地震勘探资料强工频噪声压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710395695.1;申请时间:2017.05.31;授权时间:2018.09.14) [2]姜弢,陈振振,徐学纯,晁云峰,郑常青,岳永高,汪彥龙. 山地三维地质体建模方法及综合地学信息演示系统(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044458.6;申请时间:2016.06.20;授权时间:2018.04.17) [3]姜弢,汪彦龙,徐学纯,贾海青,岳永高,邹艳艳,晁云峰. 电磁式可控震源抛物线Radon变换压制并行震源串扰噪声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439306.6;申请时间:2016.06.20;授权时间:2018.02.16) [4]姜弢,邹艳艳,徐学纯,岳永高,汪彦龙,晁云峰,贾海青. 奇异值分解的定向地震波束形成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610389602.X;申请时间:2016.06.05;授权时间:2017.12.26) [5]姜弢,陈振振,贾海青,徐学纯,林君. 基于阈值多级中值滤波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826702.5;申请时间:2014.12.26;授权时间:2017.12.12) [6]姜弢,马瑞琪,徐学纯,姚恩超,林君,贾海青.一种适于复杂地表条件的电磁式可控震源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643786.3;申请时间:2015.10.08;授权时间:2017.08.04) [7]姜弢,马瑞琪,姚恩超,徐学纯,林君,杨志超.可控震源的广义预测控制系统(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832028.1;申请时间:2014.12.26;授权时间:2017.05.17) [8]姜弢,邹艳艳,葛利华,徐学纯,林君,贾海青.基于离散微粒群算法的定向地震记录合成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41778.1;申请时间:2015.01.27;授权时间:2017.05.17) [9]姜弢,贾海青,邹艳艳,徐学纯,林君.基于N次根叠加的定向地震波数据处理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196958.7;申请时间:2015.04.23;授权时间:2017.05.10) [10]姜弢,贾海青,马瑞琪,徐学纯,林君.基于地震记录的震源激发信号一致性评价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827020.6;申请时间:2014.12.26;授权时间:2017.03.29) [11]姜弢,杨志超,陈振振,徐学纯,林君,马瑞琪.多震源并行激发采集与混合地震记录分离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510012632.4;申请时间:2015.01.08;授权时间:2017.02.22) [12]姜弢,宋健,徐学纯,贾海青.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查询优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82243.4;申请时间:2013.07.05;授权时间:2017.02.15) [13]姜弢,贾海青,徐学纯,林君.局部相关加权地震波束合成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250695.9;申请时间:2014.06.07;授权时间:2017.01.11) [14]姜弢,杨志超,徐学纯,林君,陈振振. 电磁式可控震源并行激发采集与混合记录分离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243057.4;申请时间:2014.06.03;授权时间:2017.01.11) [15]姜弢,贾海青,陈振振,徐学纯,林君.定向地震波畸变信号消除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832029.6;申请时间:2014.12.26;授权时间:2017.01.04) [16]姜弢,葛利华,徐学纯,林君,贾海青,杨志超.定向地震波延时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410252844.5;申请时间:2014.06.09;授权时间:2016.07.13) [17]姜弢,贾海青,徐学纯,林君,葛利华,杨志超. 基于波束定向原理的地震单炮记录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647632.2;申请时间:2013.12.04;授权时间:2016.03.30) [18]姜弢,姚恩超,林君,冯博. 基于K-L分解的可控震源信号相位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87023.0;申请时间:2013.07.08;授权时间:2015.11.18) [19]姜弢,贾海青,徐学纯,葛利华,林君,杨志超.可控震源地震记录中脉冲噪声干扰的分析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90991.7;申请时间:2013.07.11;授权时间:2015.9.30) [20]姜弢,姚恩超,林君,冯博,杨志超.可控震源锁相控制系统.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71585.6;申请时间:2013.06.28;授权时间:2015.9.23) [21]姜弢,宋健,徐学纯,林君,葛利华,贾海青.基于高次余弦幅度加权的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63893.4;申请时间:2013.06.27;授权时间:2015.7.8) [22]姜弢,杨文辉,冯博,姚恩超,林君,杨志超.基于matlab电磁式可控震源输出信号的分析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310290995.5;申请时间:2013.07.11;授权时间:2015.7.8) [23]姜弢,林君,徐学纯,冯博.相控震源一致性判定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25291.8;申请时间:2012.04.26;授权时间:2015.3.11) [24]姜弢,贾海青,徐学纯,林君,葛利华,杨志超,宋健,宋健.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强脉冲噪声检测及压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346894.0;申请时间:2012.09.18;授权时间:2015.1.7) [25]姜弢,贾海青,林君,徐学纯. 基于接收阵列的地震波束形成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014125.0;申请时间:2012.01.17;授权时间:2014.11.9) [26]姜弢,姚恩超,徐学纯,林君.电磁驱动式相控震源相位补偿控制系统及补偿控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264333.6;申请时间:2012.07.27;授权时间:2014.9.3) [27]姜弢,杨志超,林君,徐学纯,贾海青. 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26899.2;申请时间:2012.04.26;授权时间:2014.5.7) [28]姜弢,徐倩,李琦,石照民,陈长松.电磁驱动式可控震源的无线控制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320468190.0;申请时间:2013.08.01;授权时间:2014.1.8) [29]李昊,姜弢*,宋健,张铭.附着式无线掌上鼠标(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120069026.3;申请时间:2011.03.16;授权时间:2012.3.28) [30]姜弢,林君. 基于单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勘探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810051062.X;申请时间:2008.08.08;授权时间:2010.8.18) [31]姜弢,林君. 单震源定向照明地震信号合成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 ZL200810050992.3;申请时间:2008.07.22;授权时间:2010.7.21) [32]林君,陈祖斌,陈鹏程,姜弢,张林行,李晓旭. 相控可控震源系统 (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0712.8;申请时间:2004.03.03;授权时间:2006.1.18) [33]林君,陈祖斌,姜弢,陈鹏程,张林行,李晓旭. 相控阵地震勘探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0410010711.3;申请时间:2004.03.03;授权时间:2005.9.28) 软件著作权: 1.兴城地球深部探测岩心库系统v1.0 登记号2014SR141444 2.地球深部探测实验管理系统v1.0 登记号2014SR136366 3.地球探测仪器比对系统v1.0 登记号2014SR149825 4.基于google earth物探实验信息数据库系统v1.0 登记号2014SR136432 5.兴城地球深部探测层状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系统 登记号2015SR149022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