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王晨阳
  • 所属院校: 河南农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农学院
  • 职称: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教育与研究/工作经历 1983.9—1987.7,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7.9—1990.6,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0.7—1998.10,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1998.11—2002.8,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科研部主任; 2002.9—2005.7,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2005.8—2009.1,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9.2—至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承担项目与课题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淮区小麦抗逆增产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2015BAD26B01),2015—2017年,主持; 2.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豫北灌区课题:黄淮南部小麦玉米两熟持续丰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2011BAD16B07,一期)、河南冬小麦夏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2BAD04B07,二期)和黄淮南部(河南)小麦玉米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07,三期),2011-2017,主持; 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主要粮食作物氮素化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79),2012-2016,课题主持; 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粮食作物抗灾群体优化与定向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03033-08),2012-2016,课题主持; 5.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河南省小麦持续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02101110200),2010-2013,主持;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小麦淀粉表面极性脂MGDG和DGDG影响籽粒硬度的机理研究(31571651),2016-2019,第二; 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南多热少雨区小麦-玉米周年集约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3007),2018-2020,课题主持;论著: 1.《小麦的根》,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出版),1999(马元喜、王晨阳等编著); 2.《小麦的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第四主编); 3.《小麦生态栽培》,科学出版社,2014(第四主编); 4.《南北过渡带主要作物栽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第三主编); 5.《小麦优良品种与高产栽培》,河南科技出版社,1997(主编)。 奖励与荣誉 1.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第3完成人,证书编号:2009-J-251-2-02-R3; 2.小麦抗逆保优增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第1完成人,证书编号:2016-J-40-R04/1; 3.河南小麦品质生态与调优栽培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开发,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2完成人,证书编号:2005-J-012-R02/10; 4.不同土壤类型区小麦根系生育特点及调控增产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第2完成人,证书编号:00068; 5.小麦质量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第3完成人,证书编号:2011-J-28-R03/10; 6.小麦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第7完成人,证书编号:99070; 7.高产小麦主攻穗粒重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第8完成人,证书编号:96038; 8.优质小麦抗逆应变平衡施肥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第8完成人,证书编号:2003-J-017-R08; 9.河南强中筋小麦信息化调优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第1完成人,证书编号:2013-J-158-R01/07; 10.主要农作物定量遥感研究与应用,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2009,第9完成人,证书编号:KJ2009-G3-014-09; 11.小麦的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第2完成人,证书编号:2002-J-296-R02/07; 12.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2012。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