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李潮海,男,汉族,1956年9月出生,河南巩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一级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与研究/工作经历: 1978.03-1981.12河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03-1985.10西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99.09-2002.06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 1985.10至今河南农业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 近年来承担主要项目: 1.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黄淮南部砂姜黑土水浇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指标研究。2015-2019年,主持。 2.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黄淮南部小麦玉米轮作均衡增产综合技术研究。2012-2016年,主持。 3.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研究,2009-2015年,主持。 4.国家自然基金,不同基因型玉米复合群体控制南方锈病危害的机制,2008-2010年,主持; 5.科技部重大专项,黄淮南部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06-2010年,主持人。论著: 1.农业概论,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2.中国玉米栽培学,200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副主编; 3.作物栽培学,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者; 4.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1999年,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编者; 5.河南玉米,199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副主编; 6.栽培与耕作,1993年,中原农民出版社,副主编。 专利: 1.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用立体几何知识分析土壤三相比数据的方法,2015年,第一; 2.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玉米自交系交替选择的改良方法,2012年,第一。 3.国家发明专利,夏玉米高产的土壤物理结构调控方法,2011年,第一; 4.国家发明专利,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2011年,第一; 5.国家发明专利,生态控制南方锈病的方法,2011年,第一。 标准: 1.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2017年,第一; 2.河南省地方标准,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规程,2010年,第一; 3.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单交种浚单20栽培技术规程,2010年,第一; 4.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单交种浚单20繁育制种技术操作规程,2010年,第一; 5.河南省地方标准,玉米调土强根栽培技术规程,2016年,第二; 6.河南省地方标准,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产技术规程,2015年,第 成果奖励: 1.玉米单交种浚单20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第二; 2.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第二。 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生理及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5年,第七; 4.植物生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河南省优秀奖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一; 荣誉: 1.200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 2.2010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3.2011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