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教育与研究/工作经历 1981/10–1985/06北京农业大学,气象系,农业气象,学士 1985/09–1991/06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助教 1991/09–1997/06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讲师 2005/03–至今河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副教授。承担主要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气候空间上限列线的栓皮栎幼苗高温叠加干旱胁迫机制研究,2014/01-2017/12,结题,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番茄叶片低温胁迫气象指标的气候空间列线研究,2011/01-2013/12,结题,参加(2) 3.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黄淮海平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持续经营技术研究,2013/01-2016/12,结题,参加(4) 4.河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建设,2009,结题,参加(3) 5.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资助项目,栓皮栎种群土壤种子库动态研究,2003/01-2005/12,结题,参加(2) 6.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栎类林碳贸易能力研究,2009/01-2010/12,结题,参加(2) 7.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主要生态系统生态需水研究,2007/01-2009/12,结题,参加(2) 8.河南省科技厅,新型日光温室结构理论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1998/01-2000/12,结题,参加(2) 9.河南省区划委员会,太行山阳坡气候与大农业发展方向研究,1985/01-1988/12,结题,参加(6) 科研成果: 1.陈景玲(7/15),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 2.陈景玲(10/15),黄淮平原作物光温生态因子试验研究方法理论及应用,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008 3.陈景玲(5/15),新型日光温室结构理论及配套技术与示范,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 4.陈景玲(3/15),河南省玉米制种生态技术与良种繁育推广研究,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科委星火三等奖,1999 5.陈景玲(2/2),游程理论在河南省冬小麦干旱问题中的应用研究,河南省科技厅,第三届青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998 6.陈景玲(2/2),黄淮海平原干旱历时的概率特征研究,南省科技厅,第三届青年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998。论著: 1.董中强主编、陈景玲参编,农业气象原理及应用,北京:气象出版社,500千字,1994 2.肖金香主编,陈景玲、胡飞副主编,气象学,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540千字,2014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