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邹友峰
  • 所属院校: 河南理工大学
  • 所属院系: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邹友峰,男,1964年12月生,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4 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地质系,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学习。历任测量工程系副主任、焦作工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现任河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开采沉陷与土地利用研究所所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开采损害鉴定委员会委员、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生会理事,煤炭高教学会教材建设委员会委员,《煤炭学报》编委会委员,《矿山测量》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邹友峰教授先后获得焦作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称号。1995年被评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河南省优秀教师,1997年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0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2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邹友峰教授一直从事开采沉陷与“三下”采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了“开采沉陷学”、“煤矿岩层与地表移动”、“采动损害与防护”、“特殊采矿方法”、“相似理论”等课程。主持完成教改课题6项,其中,获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中国煤炭高教协会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邹友峰教授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煤炭科学基金、煤炭部攻关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河南省重大、重点攻关项目16项,完成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18项,其中,有6 项课题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条带开采的三维层状介质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开采沉陷的相似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分别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国家煤炭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成果先后在峰峰矿区、焦作矿区、平顶山矿区、义马矿区、开滦矿区得到应用,已开采出呆滞煤量481万吨,创造产值5.4亿元,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邹友峰教授在《岩土工程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地表下沉系数计算方法研究”和“关于岩石非均质性与强度尺寸效应的讨论”等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EI收录10余篇,并多次受邀参加了中国科协青年学术年会。在科学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采动损害与防护》、《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矿山开采沉陷工程》、《软岩巷道工程概论》、《Strategy of Sustainable Mining of Coal Resources Under Buildings》等专著和教材6 部,其中《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获原煤炭部优秀教材三等奖。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