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个人简述:
临床上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有确切依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中有30%表现为抑郁和焦虑状态,抑郁症患者中有50%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传统的镇痛药及抗抑郁药物常被用于疼痛抑郁共病的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共病状态的治疗较单纯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抑郁更为困难。目前,关于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的机制主要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单胺能系统功能障碍、神经再生降低和突触传递障碍等学说,但均不能很好地阐述共病的确切机理。因此深入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的发生机制,有望为寻找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共病的治疗新靶点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因而,研究疼痛抑郁共病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