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刘占省
  • 所属院校: 北京工业大学
  • 所属院系: 建工学院
  • 职称: 副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工程管理硕士
  •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刘占省,男,博士/博士后,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科技专家库在库专家,九三学社社员。主要研究方向为BIM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复杂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结构健康监测等。兼任工信部BIM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图学学会BIM专委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分会BIM专委会理事,天津市钢结构学会钢结构安装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工信部BIM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BIM应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图学学会BIM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信息模型工程师注册管理委员会,委员;天津市钢结构学会钢结构安装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工作:

近年来主持或主要参与了20余项国家、省部级及局级科研课题,课题经费近2000万元,如主持了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1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项、北京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1项;主要参与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项目(500万子课题负责人),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85万子课题负责人)等多项课题。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已申请专利10余项。获得“中施企协技术创新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建工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近20项科技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徐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长沙会展中心、盘锦体育场、卡塔尔多哈大桥和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等30余项工程的BIM技术咨询、结构分析及健康监测等工程应用与研发工作。
主持或主要参与课题: 预应力钢结构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Z14110601814085),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4-2016,资助金额:35万,项目主持人。 建筑结构全寿命安全性诊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项目(Z121106008012001),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项目,2011-2013,资助金额:1000万,500万子课题负责人。 既有建筑再生改造安全性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Z141100006014054),北京市科委绿色通道项目,2014-2016,资助金额:400万,85万子课题负责人。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2015-K8-03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5-2017,资助金额:20万,项目主持人。 在役大跨度空间结构安全评估技术研究(2015-K2-01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5-2017,资助金额:24万,项目主持人。 基于BIM的预应力钢结构全过程施工控制及监测技术研究(2012ZZ-107),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资助金额:5万,2012-2013,项目主持人。 张弦及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ZDCG2012-39),海淀区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专项资金项目,2011-2014,资助金额:100万,子课题负责人。 基于BIM的超高层建筑全过程施工控制及健康监测成套技术研究(Z121106002512099),北京市科委科技新星资助项目,2012-2014,资助金额:20万,第二负责人。 马鞍型索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北京建工集团博士科研资助项目,2011-2013,资助金额:70万,项目主持人。 10. 横向课题,盘锦体育场缩尺模型试验研究,2010-2012,资助金额:30万,项目主持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拉索膨胀系数及温度作用下弦支穹顶结构性能研究,2008.01~2010.12,项目主要参与人。


教育背景:

2011/07 – 2013/06,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结构工程,合作导师:聂建国院士。2007/09 –2010/07,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结构工程,导师:陈志华教授。2001/09 – 2007/07,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本硕,结构工程/土木工程,导师:陈树华教授。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