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述:
[1] 2016年度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2] 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航空发动机“情景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3] 2011年度“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 [4] 2011年度“陕西省高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5] 2006年度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6] 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硕士毕业生”等荣誉
科研工作:
工作经历 1998年年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任讲师 2004年年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副教授 2009年至今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发动机燃烧与流动;强度、振动与可靠性;测试、热工程信息处理、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爆震燃烧及新概念爆震发动机研究;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燃烧与流动;动力机械的结构、强度、振动、寿命及可靠性。 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国防基础科研、总装预研、航空基金及研究所外委项目20余项。 学术成就 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索引30余篇,EI索引50余篇,申请专利余项,授权专利余项,代表性论文、专利如下: [1]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pulse detonation turbine engine.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016, 230(2), 350-359. SCI:000368931400010 [2]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agation of back-pressure waves in a multi-tube two-phase valveless air-breathing pulse detonation combustor.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 2015,61, 12-23. SCI:000347604200002 [3] Thrust measurement method verification and analytical studies on a liquid-fueled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14, 27(3), 497-504. SCI:000340844900004 [4]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a Two-disk Rotor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URBO & JET-ENGINES 2016, 33(1),1-8. SCI:000375441700001 [5] 两相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航空动力学报,2013.12,EI:20140317203936 [6] 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研究进展,航空动力学报,2014.06,EI:20142517852469 [7] 双盘转子系统优化算法与试验,航空动力学报,2016.01,EI:20160902037422 [8] 一种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防反流进气结构,2016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410123904.3 [9] 一种组合式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室,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410123565.9 [10] 一种旋转机械模态阻尼系数的测量方法,2015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310136549.9 教材专著 [1] 主编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新型喷气发动机技术》,2015年出版; [2] 正在主持编写专著《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技术》,已获得校级、陕西省及国家级专著立项资助; [3] 参与编写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专著《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及关键技术》,2005年出版。
教育背景:
1993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