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思科蓝公众号
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陈复生,男,1963年生,教授(二级),博/硕士生导师,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获得者等。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3项;获科技奖2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86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8篇;出版著作1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件。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19名。 职称/职务:二级教授/副校长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80.9-1984.7于郑州粮食学院读本科1984.7毕业并获学士学位 1988.9-1991.1于郑州粮食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91.1毕业并获硕士学位 2000.9-2002.6于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2.6毕业并获博士学位 1997.9-1998.9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84.7-1988.8于郑州粮食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1.1--至今于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1998赴法国开展科研合作和学习交流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食品工艺学》、《植物蛋白工艺学》 硕士生课程:《食品科学进展》、《功能食品》 博士生课程:《粮食资源高效利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 研究成果 (一)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3项;主要有: 1.“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特色油料适度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与示范》,2018.07-2021.6。首席 2.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传统面制品品质改良蛋白配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013.01-2017.12,第一 3.“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营养速食预制面制产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2014.01-2016.12。第一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物降解花生细胞体同时分离油脂和蛋白机理与调控》,2017.01-2020.12。第一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萃取过程大豆蛋白分子结构与功能特性关系变化规律及调控》,2014.01-2017.12。第一 (二)代表著作与论文 出版著作13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86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8篇,主要有: 1.《蛋白质化学与工艺》2012.8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ISBN978-7-5645-0842-5),普通高等教育食品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学校食品类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教材。主编(第一) 2.《食品超高压加工技术》2005.3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ISBN7-5025-6493-4/TS·232),2010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豫教[2010]00934)。主编(第一) 3.《粮油贮藏加工工艺学》(第二版)2009.12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ISBN978-7-109-13641-0),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第二) 4.《植物蛋白工艺学》1995.8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ISBN7-5044-2931-7/TS·374),1996年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优秀著作二等奖(962150)。主编(第二) (三)授权发明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3件,主要有: 1.一种酶法与热处理复合制备双网络凝胶的方法,ZL201611001996.3,2019授权 2.一种胶原蛋白与小麦蛋白复合可食性肠衣膜及其制备方法,ZL201410351154.5,2017授权 3.一种萃取大豆蛋白并提纯和回收表面活性剂的方法,ZL201310486292.X,2016授权 4.一种多重改性大豆蛋白生物降解塑料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202594.X,2015授权 5.一种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方法,ZL201310187931.2,2014授权 奖励与荣誉 (一)主要奖励 获科技奖21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主要有: 1.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1,第三 2.复合天然抗氧化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第一 3.新型天然营养保鲜剂--玉米醇溶蛋白(CASP)的研制及其应用,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3,第二 4.反胶束溶液同时萃取植物油脂和蛋白质技术的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2,第一 5.农副产品膳食纤维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第一 (二)主要荣誉 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获得者等。 实验室和科研团队介绍 导师本人属粮油食品学院植物蛋白质化学与利用团队,团队是河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16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3名,讲师6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5名,博士比例达94%;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8名;团队汇聚双聘院士1人、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基金获得者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6名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新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改性和功能特性研究,蛋白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新蛋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活性蛋白及活性肽的研制及生理活性评价,新型蛋白质基可降解材料研究,加工和储藏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机制研究,以及油料及蛋白资源中的特殊成分及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功能性评价等。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