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张雅芳
  • 所属院校: 哈尔滨医科大学
  • 所属院系: 基础医学院
  • 职称: 学生
  • 导师类型: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肿瘤淋巴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机制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雅芳,198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留校至教研室任教至今。1993年、2003年分别获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曾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进修,2008年1月至4月曾于美国公派参加医学教育培训;1998年、2003年分别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张雅芳教授现为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博士生导师,曾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省卫生系统三八红旗手、校教学名师。张雅芳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工作量最大、环境最艰苦的基础医学学科,其带头挑重任参加教学,教学改革和创新中身先士卒,协助学院率先承担整合课程教学、基础医学七年制全英文和留学生英文人体解剖学教学,组织教研室中青年教师开展留学生教学试讲和观摩,圆满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特别是留学生教学任务;张雅芳教授组织教研室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自2004年以来人体解剖学课程一直被评为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并积极组织青年教师更新有关内容,申报精品课程、共享课程;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教学课题,主持卫生厅、教育厅及省高等教育学会教改项目四项,参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积极参加规划教材的编写,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张雅芳教授主编了“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副主编、主编八年制、5+3规划教材各一部,为学科教材建设和提升学校影响力做出了努力;张雅芳教授在实验技术人员少而年龄大的状态下,积极想办法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带领技术人员和年轻教师制作标本,加强标本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建设了学校新的标本展厅;张雅芳教授严格管理和监控青年教师教学,组织传帮带青年教师,使青年教师很快担当重任,教研室形成了有发展后劲的教学队伍;张雅芳教授努力钻研教学,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育人,正确指导学生提高素质和全面发展,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曾多次被学生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历年度教学质量评价为A级,2011年度至今等多次被评为校教学标兵和优秀教师。 张雅芳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淋巴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机制,这是教研室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淋巴管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自上一世纪50年代末,教研室在老学术带头人带领下在国内率先开展淋巴管研究,研究从正常器官到异常、从形态到功能、从定性到定量,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队伍稳定而不断发展壮大,老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本方向研究已6次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次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卫生部和省政府科技进步奖。张雅芳教授自攻读硕士学位以来就主要从事淋巴管方面的研究,已近27年,现带领团队继承和发展了本方向研究,主要从事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有关机制的探索,特别是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及药物进行干预,在结肠癌、恶性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等方面发表了多篇文章,培养了大量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至目前指导各级各类硕士研究生41人,已毕业39人,指导博士研究生13人,已毕业11人。研究结果为临床肿瘤淋巴道转移治疗提供了理论和丰富的实验依据,为此加入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转移机制研究创新团队,与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保持联系,今后将继续开拓医学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渴望在不远的将来本领域研究成果在临床得以应用,为肿瘤淋巴道转移预防和治疗做出贡献。曾主持、参加国家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二十余项课题研究工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共7项;主编、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5篇,最高影响因子超过5的3篇。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公开信息,仅作学术交流之目的,非为商业用途。
如若涉及侵权事宜,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将即刻修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