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汤欣
  • 所属院校: 大连医科大学
  • 所属院系: 第一临床学院
  • 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型: 硕导
  • 招生专业:
  • 研究领域: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汤欣,大连医科大学骨科医院副院长,创伤骨科主任,骨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毕业后工作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曾在德国达姆斯塔医院创伤科研修,在美国研修关节外科,在瑞士进行创伤骨科合作研究 。汤欣教授对骨科创伤、关节、脊柱的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尤其对内固定物的生物力学、微创MIPPO技术治疗四肢骨折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分析。现任国际内固定学会(AO/ASIF)创伤中国委员会东北区域委员会主席、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骨与关节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委员以及国内多家杂志社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国际内固定学会(AO/ASIF)基金会、国家科技部、辽宁省教育厅及大连市科技局的科研项目多项。曾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目前正在主持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关节内骨折的3D微创分型、智能化微创手术装备及临床应用示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分别是《Pannexin1通道蛋白与p38MAPK信号通路在应力刺激促进人MSC增殖成骨中的作用》,《Pilon 骨折损伤机制与治疗策略的新认识以及新内固定物的研发》,以及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共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山东省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近三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手术(MIPPO)”,使得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有了新领域。在胫骨远端骨折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上首次提出Pilon骨折的四柱分型理论,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认同。
在研项目
1.Pannexin1通道蛋白与p38MAPK信号通路在应力刺激促进人MSC增殖成骨中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3071)2.Pilon 骨折损伤机制与治疗策略的新认识以及新内固定物的研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721)3.骨创伤智能化微创手术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科技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06 SQ2010BAJY1286)
代表性文章(* 通讯作者)
1.新一代髓内针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0.12.V9.19-232.pilon骨折四柱理论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中华外科杂志 2010V48.9 662-6663.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的研究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7V9.8 793-7944.关节镜下部分重建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不完全断裂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8V10.11 1016-10185.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Pilon fracture Chinese Bone and Joint Surgery作者:杨光,汤欣,刘谟震, 2008年 第04期6.胫骨pilon骨折受伤机制的有限元分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年3月7. Clinical assessment of a novel trochanteric antegrade nail for proximal femoral fracture fixation. 12th Biennial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Fracture Repair.20109:538.Inhibitory effect of synthetic small interfering RNAs on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expression in astrocytes.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ep 2008 V3.9 950-9539. Pilon fractures:a new class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2年7月10.改良后内侧后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年11月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