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于汇民
  • 所属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
  • 所属院系: 广东省人民医院
  • 职称: 其他高级职称
  • 导师类型: 博导
  • 招生专业: 内科学(心血管病)
  • 研究领域: 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本人从事的研究方向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主要从事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及遗传学研究,具体包括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诊治、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抗高血压治疗具有多样性,患者对于降压药的疗效及副反应都存在个体差异。药物基因组学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研究揭示个体对药物不同反应的机理,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和不同基因型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从而为临床有针对性地合理用药和根据不同基因型群体对药物的反应来改进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科学合理用药开拓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根据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指导降压药物选择,利于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的个体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人的研究课题主要为RAAS基因多态性与ACEIs降压疗效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近年来又开展了RAAS水平的遗传学及其机制研究,主要包括RAAS中经典的ACE-Ang II- AT1R轴及新的反向调节轴ACE2-Ang-(1-7)-Mas轴的水平与RAAS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对上述新发现的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充分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其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潜在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和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理论意义。近年来在国内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发表SCI论文约20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被SCI收录的共有9篇,SCI影响因子IF总计达30余分。在该研究领域首次报道了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的两个多态性与ACEIs降压疗效相关,且二者之间呈完全连锁不平衡状态 ,在国际药理学核心期刊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IF为8.033)和国际高血压核心期刊Journal of Hypertension (IF为5.132)发表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著各一篇;另在该研究领域首次报道了ACE2基因的标签SNPs与ACE2-Ang-(1-7)-Mas轴的水平相关,得到高血压药物基因组学及遗传学研究领域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近年来主持国自然课题1项及省级课题2项。


科研工作:

1. 于汇民,刘国仗 第二十四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第三节巯基类ACEI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第四节羟基类ACEI药物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高血压治疗学》孙宁玲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52-575页。2009年6月第1版。2. 于汇民,陈永跃。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预后。《右冠状动脉疾病现状与进展》第164-171页。主编: 张高星。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