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个人简述:
工作简历:
2006.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系主任
2003.10 -2006.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 副教授
2002.3-200 2001.5-2003.8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Southwest Medical Center at Dallas
科研人员,主要工作为近红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992.3—1993.3 中国医科大学 访问学者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
1991.9-2000.9 东南大学医学院 科研主要方向为生物信号的采集与处理
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2003年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高级访问学者,开展生物医学光子学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方向为近红外技术的临床应用,2003底回国任教。
生物医学光子学实验室(江苏省数字化医疗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一部分)负责人,实验室在读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26人,年轻教师4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人,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1、微创与无损临床治疗术中导航与治疗效果近红外评估研究; 2、医学微创导航技术与医学图像处理;3、肿瘤的分子荧光靶向技术研究;4、脑功能与认知科学。。实验室肿瘤物理治疗研究是重要研究范围,在射频和激光的肿瘤治疗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在纳米药物肿瘤治疗过程监控和分子荧光靶向治疗效果评估取得了较大进展。本项目是实验室肿瘤物理治疗从宏观的物理治疗迈向细胞物理治疗的重要部分。
在科研方面承担的主要项目有:863目标指导类项目1项,项目负责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项;博士点基金1项;留学归国人员基金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医疗器械重点专项子课题1项等,总计科研经费:1000余万。培养博士生5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发表文章200余篇。
主要社会团体职务有: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影像物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3D数字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科研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索引论文80余篇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863目标指导类项目1项、863基础探索类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项、留学归国人员基金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等17项,近5年累计研究经费1000余万。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