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教育经历: 2003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水生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硕、博期间主要从事中国沿海海产腹足类性畸变现象及其对有机锡污染的生物监测研究; 工作经历: 2003年-2005年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王晓蓉教授,主要从事甲状腺激素干扰物对水生生物的微观致毒机理研究; 2005年6月调入华东师范大学资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及其毒性机理研究。 2011年2月调入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 海外工作和访学经历: 2009年3月-2010年3月,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多溴联苯醚(PBDEs)对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的内分泌干扰效应。 2015年8月-2016年8月,北卡莱罗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污染物通过核受体介导的毒理学机制 个人简介: 施华宏‚男‚197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海洋微塑料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H 指数31, SCI高被引论文15篇。 博士研究生: 苏 磊(博士研究生,2015--),本硕上海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主题:流域和河口近岸水域微塑料的环境行为 李陵云(推免直博生,2015--),本科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主题:环境特征微塑料的制备及基于贻贝室内毒理学实验体系的建立 蔡慧文(推免直博生,2016--),本科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主题:小粒级微塑料的分离与鉴定方法研究 李博闻(推免直博生,2017--),本科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主题:鱼类对微塑料的摄食特性与机制 李其沛(博士研究生,2017--),本科山东大学,研究主题:贻贝体内微塑料的时空变化特征 张群(博士研究生,2017--),与生环学院联合培养,研究主题:大气中的微塑料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邓 化(推免直博生,2017--),本科上海海洋大学,研究主题:我国典型塑料污染区化学污染物分析 马翠竹(推免直博生,2018--),本科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主题:微塑料/纳米塑料在生物体的转运与累积 杜方妮(推免直博生,2018--), 本科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研究主题:微塑料/纳米塑料的采样与分析方法研究 梁卫文慧(推免直博生,2019--),本科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专业,研究主题:鱼类对微塑料的摄食特性与机制 硕士研究生: 周志伟(硕士研究生,2019-),本科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主题: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塑料垃圾监测技术 已出站博士后和毕业研究生(出站或毕业时间): 博士后:Prabhu Kolandhasamy (2018)、陈启晴(2018) 博士:朱静敏(2017,北部湾大学)、Khalida Jabeen(2018)、李佳娜(2019,河海大学)、胡玲玲(2019,浙江工业大学) 硕士:罗文雅(2019)、曲晓芸(2018)、杨东琪(2017)、吴粒铰(2016)、朱攀、孙智、杨波(2013)、玉琳、袁静、张小丽(2012)、刘俊奇、曹庆珍(2011)、钱丽娟、郭素珍(2010)、刘青坡、朱小兰(2009)、 王蕾、陈玛丽(2008)、瞿璟琰(2007) 博士后招聘(长期有效): 欢迎地理学、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等方向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前来本课题组从事学科博士后研究工作,拟研究方向为微塑料污染物的分离鉴定、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2-3年期,年薪25万/年,奖励根据成果另计。有意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hhshi@des.ecnu.edu.cn. 博士报考 欢迎地理学、环境科学、分析化学和生物学等方向的优秀本科生(直博和推免等方式)和硕士生(考察方式)报考本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拟研究方向为微塑料污染物的分离鉴定、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有意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hhshi@des.ecnu.edu.cn.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双边研讨会项目(4191101382),2020,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微塑料的分离和表征技术,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鱼类对微塑料的摄食特性与机制(41977344), 2020-2023,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 环境和生物样品中小粒级微塑料的分离和鉴定方法(41776123), 2018-2021,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机制(2016YFC1402204),2016-2020,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我国沿海紫贻贝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环境指示作用(41571467),2016-2019,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三苯基锡和维甲酸X受体抑制剂(UVI3003)对热带爪蟾胚胎致畸机制的比较研究(21277049),2013-2016,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运用热带爪蟾筛选甲状腺激素干扰物的方法研究(20877023),2009-201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四溴双酚-A诱导鲫鱼肝脏活性氧的生成与其甲状腺激素活性的关系研究(20507007),2006,主持. 课程教学: -环境毒理学(研究生课程) -河口海岸学研究进展(讲座) 学术专著: -施华宏, 尹大强, 徐挺. 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王晓蓉等著,污染物微观致毒机制和环境生态风险早期诊断,2013,科学出版社,北京,312-373. -马旖旎,陈启晴,张微微,麦磊,汪磊,鞠茂伟,施华宏,王菊英,曾永平,季荣。-环境微塑料的形成、分析、行为及风险管控研究进展.//江桂斌等著,《环境化学前沿》(第二辑) : 科学出版社 获奖情况: -典型污染物毒性效应机制与早期预警方法研究,教育部2009年高校科技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王晓蓉,郜洪文,朱东强,尹大强,于红霞,孙媛媛,张景飞,郭红岩,施华宏,孙琴. -河口潮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教育部2014年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刘敏,侯立军,施华宏,杨毅,许世远,宴彩霞. 学术会议: 2019年 14、2019年12月19日,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暨生物基材料与降解塑料技术和应用研讨会,北京,报告题目:环境微塑料的来源、迁移行为与生态风险,大会报告。 13、2019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报告题目:环境微塑料的分析方法、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特邀报告,北京。 12、2019年11月11日,广西大学,报告题目:海洋微塑料研究进展,特邀报告, 广西南宁。 11、2019年11月8日,第七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报告题目:沉积物和底栖生物中微塑料污染特征,特邀报告,广西南宁。 10、2019年10月29日,2019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报告题目:微塑料在河口区的污染“叠加效应",特邀报告,海南三亚。 9、2019年8月19日,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报告题目:生物体微塑料污染特征,特邀报告,北京。 8、2019年8月18日,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会议,报告题目:微塑料采集与分离中网/膜的结构与尺寸效应,特邀报告,天津。 7、2019年7月18,冰冻圈微塑料时空分布特征专题研讨会,报告题目:微塑料的来源及其传输途径,特邀报告,兰州。 6、2019年6月8-10日,第九届海洋污染与生态毒理学国际会议,报告题目:Microplastics in mussels and the indication for coastal microplsatic pollution,微塑专题主持人,特邀报告人,香港。 5、2019年6月6日,第二届全国环境(海洋)微塑料污染与管控研讨会,报告题目:微塑料进入生物体的途径及在体内的赋存特征。大会报告,南京。 4、2019年5月6-8日,第28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高分子材料可持续发展工程科技论坛,报告题目:鱼类对微塑料的摄食特性与分子响应,特邀报告,四川成都。 3、2019年4月29日,中山大学,报告题目:水生动物体内微塑料污染特征,特邀报告,珠海。 2、2019年4月28日,第六届全国生态毒理学会议。报告题目:鱼类摄食微塑料的特性与微塑料生态毒理学暴露方法,微塑料主题召集人,广州。 1、2019年4月3-5日,韩国微塑料毒理学会议。报告题目:Microplastic Pollution in Aquatic Organisms,特邀报告人,韩国济州岛。 2018年 * 2018年10月,西太微塑料会议,泰国,特邀报告 * 2018年9月,亚太SETAC会议,韩国,微塑料会议召集人、主持人、主题报告人 * 2018年6月8-10日,第一届全国微塑料会议,舟山,大会副主席、大会报告人、主持人 * 2018年5月18-20日,第四届与健康国际会议,天津,微塑主题主持人,主题报告人 * 2018年4月24-25日,第二届微塑料国际会议,上海,特邀报告 * 2018年1月,中日微塑料污染学术研讨会,上海,主持人 2017年 * 2017年10月20-23日,第九届全国环境化学会议, 微塑主题主持人,杭州,特邀报告人 * 2017年10月13-17日,ECSA54, 环境污染分会主持人、上海,主题报告人 * 2017年9月20-22日,西太微塑料国际会议,上海,特邀报告 * 2017年5月13-14日, Microplastics in bivalves (Keynote presentation) . In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 Guangzhou, China. * 2017年4月25-28日,微塑料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主旨报告)。第四届全国生态毒理学会议,“环境中微塑料污染与生态毒理”专题学术讨论会主席, 杭州 * 2017年4月17-20日, Convenor of Session C13: Chemical Contaminants and Issues of Emerging Concern in WESTPAC 10th International Scientifc Conference, April 17-20, 2017, Qingdao, China. * 2017年3月20日, Microplastics in aquatic organisms and sea salts (Invited presentation) . In Norwegian Institute for Water Research, March 20, 2017, NIVA. Oslo, Norwegian. * 2017年3月5日, Microplastics in mussels along the coastal waters of China (Invited presentation) . The 1st China-Japan Experts Dialogue Platform on Marine Debris Cooperation. March 5, 2017, Dalian, China. 2014-2016年 * 2016年10月29日, 我国双壳贝类微塑料污染 (特邀报告) . 东方科技论坛“微塑料海洋污染与控制”, 上海。 * 2016年10月19-21日, Microplastic Research in China (Invited presentation) . The 3rd SKLEC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Meeting and Workshop on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October 19-21, 2016, Shanghai, China. * 2015年4月24-28日, 施华宏,李佳娜等,我国海产双壳贝类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分会场最佳口头报告)。第二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福建厦门。 * 2014年7月4-7日,Shi HH. Teratogenicity of agonists/antagonists of retinoid X receptors in amphibian (Xenopus tropicalis) embryos. ISEH 2014: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4-7 July, 2014.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 2014年4月24-26日, 施华宏等,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胚胎畸形表型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第一届生态毒理学会议,2014年4月24-26日,浙江嘉兴。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