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了不影响您的使用,建议您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 360浏览器,更换浏览器后使用更流畅!(注意!双核浏览器请切换为极速模式)
400-607-9388
  • 张晓玲
  • 所属院校: 广西医科大学
  • 所属院系: 广西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
  • 职称: 研究员
  • 导师类型: 硕导/博导
  • 招生专业: 再生医学
  • 研究领域: 1)干细胞成骨成软骨定向分化调控;2)炎症微环境与骨软骨退变及再生;3)骨组织构建基础及临床应用。
个人简介

个人简述:

张晓玲是国内培养的运动医学博士,2005 年博士后出站以来,坚持以重大疾病防治需求为主题,贯穿基础理论与临床转化研究主线,作为课题组长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已发表SCI 学术论文68篇,其中通讯作者第一作者36篇(IF 总计:165),IF 5 分以上论文13篇,以第一申请人国际发明专利1 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45次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及口头报告并获奖励,入选国家及地方多个人才计划,论文被引2046余次,H-index 27。近五年来(自2011 年),申请人研究工作以干细胞分化调控为主线,研究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新机制及修复治疗策略。


科研工作:

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调控与骨质疏松靶向治疗、炎症微环境与软骨退变及再生、骨组织构建基础及临床应用等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形成特色研究方向,已在领域中有影响的Biomaterials、J Bone Miner Res、Stem cells、Cell Death Dis、Arthritis Res Ther、J Control Release等学术期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27篇及特邀综述1 篇, 获授权专利23项。以下所列研究工作中申请人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干细胞定向分化调控与骨质疏松靶向治疗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骨质疏松的研究发现,机械应力刺激的缺失会导致骨形成障碍,且骨形成的减少总是与骨髓中脂肪组织增加相伴发生。骨质疏松的靶向防治仍为世界性难题。对于干细胞定向成骨分化及调控网络的研究,可以为以干细胞分化障碍为基础的疾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也是实现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的关键所在。申请人发现miR-103a 作为特异性力敏感miRNA 调控成骨分化和骨形成;发现C/EBPα 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在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或脂肪细胞的分化选择中起关键作用。并提出相应的骨质疏松靶向治疗新策略。发表领域权威期刊J Bone Miner Res, Cell Death Dis(3篇),Bone等通讯作者论文共9篇。申请第一发明人国际发明专利1项。2. 干细胞软骨分化的炎症微环境调控与骨关节炎靶向治疗软骨退变及进行性损害所引发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目前也被称作:“不可治愈的疾病”。关节局部炎症微环境是影响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及再生的关键因素,阐明炎症因子影响软骨退变及再生的机制,调控关节局部微环境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申请人在国际上首次在体标记出软骨干细胞,发现关节炎重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抑制软骨干细胞活化,抑制NF-?B信号可诱导软骨干细胞活化及软骨再生。发现IL-1β诱导miR-146a靶向于Smad4调控VEGF表达从而影响软骨的退变及血管化,这对于软骨这个无血管组织意义深远。申请人进一步研发关节局部微环境调控策略,维持软骨内环境稳态。发表Stem cells,Biomaterials,Arthritis Res Ther等通讯作者论文12篇,已授权第一发明人专利3项。3.基于干细胞分化诱导的临床骨修复及关键问题研究干细胞与再生修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一直是再生领域的热点,也是引领再生医学发展的关键所在。申请人发现天然生物活性材料玉米醇溶蛋白及海洋胶原蛋白海绵三维多孔支架材料可诱导骨组织形成及血管化;申请人利用骨髓MSCs 表面粘附分子快速粘附的效应,以可植入人体的骨修复材料β-TCP作为滤网材料,优化及标准化“临床应用干细胞快速筛选复合技术”,与临床医生合作,将富集干细胞技术用于临床治疗骨缺损、软骨缺损病例的治疗。在Cell Death Differ、Biomaterials等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7篇(包括特邀综述1篇),临床治疗骨缺损、软骨缺损165例。获得学术荣誉奖励:1. 获国际运动医学大会最优秀青年学者论文奖(2006年);2. 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2007年);3.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2007年);4. 获西澳大学Raine国际学者交流基金(首个获此奖励的中国学者,2008年);5. 获“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2010年);6. 入选上海市教委“曙光人才计划”(2010年);7. 入选上海市科委“启明星人才跟踪计划”(2011年);8. 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导师,2011年);9. 入选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A类(2012年);10. 获国际COA学术大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12年);11. 获COA骨科基础青年研究一等奖(2015年);1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原高峰计划”(2016年)。

确定
匹配导师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