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主授课程 高等教育史、史学方法与教育研究、中国近代教育名著选读 娄岙菲,2002年于首都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2003年起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博士学位。2009年进入华东师大教科院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2月出站。在《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育研究杂志》(台北)等重要教育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多数为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转载。 2005年以后部分著作 《大学与城市底层会的互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实验区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 《重释蔡元培与北大:记忆史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获“第九届社科文献出版社十大好书”(2017)称号) 主编《大夏大学编年事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91万字,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第四届优秀成果一等奖) 《第二章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教育推动力(上)》,黄书光等著:《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教育动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李蒸民众教育理念及其对西北联大的影响》,方光华主编:《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早期儒家教育的结晶——〈学记〉》,《“五育并举”铸国民——蔡元培与〈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袁振国主编:《教育学名著导读》,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第八章 高等学校科研工作》,《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 · 201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005年以后主持的课题项目情况 “大学与城市底层社会的互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实验区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COA130206) “兼容并包的理想追寻与现实境遇:中国近代大学理念的历史记忆”(2010047076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二等资助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