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思科蓝公众号
教育经历 3.2007.10-2008.10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构造地貌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Burbank D.W.教授 2.2002.9-2009.1 北京大学地理系(硕博连读)地貌学与环境演变 导师:李有利教授 1.1997.9-2002.6 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资源环境与工程系(本科)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 工作经历 5. 2018.01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4. 2014.04-2017.12 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 3. 2013.01-2014.03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 2. 2011.07-2012.1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 1. 2009.03-2011.06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周祖翼教授 个人简介 吕红华,1978年4月生,湖南澧县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构造地貌学、环境演变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主要研究区域:天山地区,特别是天山南北两麓。聚焦的主要问题是天山晚新生代构造隆升及其环境效应(地貌演化与气候变化)。 欢迎有志于构造地貌研究的同学联系、交流! 擅长工作: 野外:地貌与活动构造填图;沉积剖面描述与古地磁采样;古地震探槽;常用年代学方法(如OSL、ESR、14C)、低温热年代学(裂变径迹与(U-Th)/He)、宇生核素年代学等方法的样品采集 室内:沉积学分析;古地磁;岩石磁学;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的实验室工作;地貌空间分析(River Tools、GIS等) 开授课程 本科生教学: 《普通地质学》(春季,主讲),专业基础课,地理专业大一新生 《普通地质野外实习》(春季,主讲),专业基础课,地理专业大一新生 《物质科学C:地球科学》(春季、秋季,主讲),专业必修课,全校非地学类免费师范生(2019年截止) 《地球科学与人类生存》(春季,合上),全校通识精品课,全校非地学类专业 研究生生教学: 《构造地貌学》(春季,主讲),专业必修课,自然地理学研究生 《第四纪环境学》(春季,合上),专业必修课,自然地理学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进展》(春季,讲座),专业必修课,自然地理学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在读: 李冰晶(2017-,硕士,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逄立臣(2018-,博士),关雪(2019-,硕士) 毕业生: 4. 武登云(2016-2019),论文题目:基于河流地貌的天山北麓河流侵蚀速率研究。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地学部优秀毕业论文。 3. 程璐(2015-2018),论文题目:柴窝堡盆地南缘板房沟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研究。2017年校智慧奖学金。 2. 王振(2014-2017),论文题目:天山北麓四棵树河山前河流地貌研究。2016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 张天琪(2012-2015),论文题目:北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貌计量指标研究(协助指导)。201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地学部优秀毕业论文,2015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指导本科生论文: 4. 李宜璇(2017届),论文题目:北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新生代剥露历史:磷灰石(U-Th)/He低温年代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硕士 3. 黄玉(2017届),论文题目:基于DEM的北天山乌鲁木齐河晚第四纪侵蚀速率估算。 2. 刘畅(2016届),论文题目:天山北麓表土环境磁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硕士。 1. 靳文(2016届),论文题目:钱塘江流域地貌计量指标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直博。 指导本科生科创获奖: 2017.7,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五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奖(宫赫、周玉莹) 2016.8,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四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邱思静、陈一凡) 2016.5,第九届“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示评优活动优胜奖(邱思静、陈一凡) 2015.9,华东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徐伊迪、牛莹) 科研项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山北缘河流下切速率的时空模式与机制研究(批准号:41771013,2018.1-2021.12,直接经费70万)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天山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构造地貌研究(批准号:41371031,2014-2017,90万)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天山中段北麓第四纪河流地貌结构及其环境意义(批准号:41001002,2011-2013,22万)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天山北麓山麓背斜带逆冲剥露作用的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批准号:201003277,2010-2011,10万)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天山北麓活动褶皱的变形时间、速率与模式(批准号:20090450727,2009-2011,3万) 1. 参与多项科研项目 荣誉及奖励 1.2017,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系统设计,构建“多维融合”地理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等奖,排名第8 2.2016.12,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年度贡献奖 3.2016.6,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理科组排名第1) 4.2017.9,2016-2017学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 5.2014.09,华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地球概论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一等奖,排名第3 6.2013.08,国际地貌学家协会青年地貌学者资助,法国巴黎 7.2011.12,同济大学优秀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8.2007.10-2008.10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项目(博士)资助
资料审核中
您的资料已提交成功!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会在3-5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